半導體設備廠商凈利潤增長率:日本獨佔前4
2022/02/11
從東京電子(Tokyo Electron)等9家全球半導體製造設備大型企業的最近一個財季的業績來看,全部企業均實現同比利潤增長。整個行業因盛況而沸騰,其中,日本企業獨佔利潤增長率前列。由於這些企業在日本國內的零部件採購比率較高和供應方不斷提高産能,設備的交付取得進展。利潤率也明顯改善。
![]() |
東京電子2月10日發佈的2021年10~12月合併財報顯示,凈利潤為1100億日元,增至上年同期的2.4倍。2021財年(截至2022年3月)的合併凈利潤預期也同比增加71%,增至4160億日元,與此前預期相比提高160億日元,創出歷史新高。該公司將期末分紅定為693日元,比此前預期增加52日元,年分紅為1336日元(上財年為781日元)。
隨著用於運算的邏輯半導體等從最尖端到技術成熟的廣泛半導體需求擴大,在半導體晶圓上塗佈感光劑、使之顯影的「塗佈顯影設備」等主力産品的銷售強勁。尤其是10月以後,中國半導體廠商對存儲晶片的設備投資增加推高了東京電子的利潤。
全球半導體設備企業均維持強勁業績。美國應用材料(AMAT)與荷蘭阿斯麥(ASML)等9家大型企業的10~12月(一部分為11~1月,市場預期)合計凈利潤達到72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成。連續9個季度實現利潤增長。
![]() |
東京電子的生産廠房(資料) |
其中,在利潤增長率方面,日本企業超過海外企業。從9家企業凈利潤增長率的排名來看,前列均被日本企業佔據,日本SCREEN控股和愛德萬(ADVANTEST)的利潤增長率超過2倍。日本企業在營收增長率方面也呈現超過海外企業的態勢。各企業需要應付因市場擴大而增加的訂單,但日本企業通過第一時間確保零部件,順利地推進了生産和供貨。這帶來營業收入的增長,擴大了利潤。
「由於與供應商針對未來的生産計劃密切展開合作,將採購風險控制在最小限度」,東京電子總經理笹川謙表示。向東京電子等供應真空設備的易損耗零部件的零部件廠商的經營者表示「正在通過根據1~2年後的生産計劃增加工廠設備投資等措施,應對2022年的需求增加」。
庫存管理也成為重要因素。日本企業存在為應對災害等不測事態而更多準備庫存的傾向。以可持續比較的7家企業為對象,觀察營業收入除以庫存(原材料和半成品)得出的庫存週轉率,日本企業自新冠疫情蔓延前開始就低於海外企業。
庫存將導致成本增加,平時將庫存控制在最小限度被認為更佳,但在供應鏈出現混亂的局面下,庫存産生了積極作用。生産體制跟不上半導體需求的擴大,製造設備的洽購正在進一步加強。SCREEN控股的10~12月未交貨訂單額創出歷史新高。有觀點認為,零部件短缺在2022年度以後仍將持續,供應鏈的好壞對未來收益造成的影響正在進一步加大。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