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在對美國「口頭施壓」?

2022/04/24


      台積電(TSMC)創始人張忠謀日前針對在美國生産晶片顯示出否定的看法,這在行業內掀起波瀾。應美國政府的強烈要求,台積電目前正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設新工廠,但對於在美國生産,張忠謀斷言稱,是昂貴浪費、徒勞無功之舉。他發言的真正意圖何在呢?

        

台積電已決定進駐美國建設新工廠,但對美國政府的支援感到強烈不滿(REUTERS)

     

      張忠謀4月14日在美國布魯金斯學會主辦的公開訪談中做出了上述發言。由於2018~2020年與中國大陸之間的高科技戰激化,美國從軍事和經濟安全保障方面的角度出發,強烈期待台積電在本國推進自身做不到的晶片生産,千方百計吸引到了台積電的新工廠。

  

      但是,張忠謀在訪談中並未顧及美國,反而表明了不滿。他直言,美國尋求在本國擴大晶片生産,但美國已沒有製造業人才。是昂貴浪費且徒勞無功之舉。

    

      他在此基礎上表示,美國想推進晶片製造並非好事,「在比較成本上,我們當時太天真,但在美國製造晶片的成本比台灣貴50%」。他認為,這無論如何難以趕上台灣的盈利。他還直言不諱地表示「(決定在美國建設新工廠是)在美國政府的敦促下這樣做」,他同時指出,對於在美國推進晶片生産,美國政府數百億美元的補貼遠低於提振本土晶片製造所需金額。

    

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2018年卸任,但至今仍擁有巨大影響力(2021年4月,台北市)

    

      張忠謀為何發出不需要在公開場合主動提到的過激言論?當然,意在引起反響。有分析認為,背景是「對於完全沒有取得進展的美國對晶片行業的補貼問題感到不滿」。

 

      美國拜登政府正在遊説國會針對晶片設置520億美元的補貼制度,但目前參眾兩院仍未敲定法案,甚至沒有表決通過的時間表。台積電宣佈投入逾1萬億日元、進駐美國是在2020年5月。這已經過去2年。行業相關人士分析稱,在張忠謀看來,鉅額補貼是進駐美國的條件,「但至今進展遲緩,必須向美方施壓」。

   


      實際上,此次並非張忠謀首次對美方「施壓」。2021年4月,當美國在補貼問題上進展遲緩的背景下,張忠謀久違地在公開場合現身,在台北市內發表演講,表示,在美國生産的成本非常高,對美國當局進行了強有力牽制。

 

      2021年10月,他還在台北市內發表演講。當時作為競爭對手的美國英特爾在美國表示,美國的補貼應優先提供給美國企業,張忠謀隨即反擊,指出美國已很難重新成為過去那樣的(半導體産業強大的)國家。顯示出對美國的不滿。然後是此次的第3次發言。

 

      過去,台積電的經營首腦也在討論進駐日本的去年7月,在股東大會上表示「日本生産成本很高」。向希望千方百計成功爭取台積電的日本當局者暗示「取決於補貼」,這也曾讓日方一度陷入擔憂。

 

      在觀察對方底牌的同時、巧妙迫使其做出讓步的台積電獨特的「口頭施壓」在以美國為對手時是否適用?台積電擅長的絕非只有晶片技術。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中村裕 台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