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的EV零部件業務步入正軌,或成日企強敵

2022/08/02


  南韓LG電子的車載業務6年來首次扭虧為盈。該公司瞄準純電動汽車(EV)的普及,以歐美整車廠商為中心,銷售資訊顯示設備等。目前的訂單餘額接近7萬億日元,向擺脫對家電業務的依賴邁出了重要一步。三星集團也與美國特斯拉簽訂了數千億日元的電子零部件供應合同。圍繞日本企業同樣擁有較高份額的車載領域,日韓大型機電企業之間的競爭將愈發激烈。

    

  LG電子7月29日發佈的2022年4~6月合併財報顯示,銷售額同比增長15%,達到19.464萬億韓元,營業利潤同比下滑12%,降至7922億韓元。之前一直拉動業績的白色家電和電視機業務因新冠疫情下的居家需求告一段落而陷入苦戰。

  

LG電子向賓士供應的資訊顯示設備

    

  在這種情況下,揚眉吐氣的是車載部門。車載部門實現了500億韓元的營業利潤(去年同期為虧損3438億韓元),6年來首次扭虧為盈。銷售額達到2.0305萬億韓元,同比增長19%。與上次盈利的2015年10~12月相比,部門銷售額擴大至3.9倍。

  

  起到拉動作用的是名為「資訊娛樂系統(Infotainment System)」的駕駛席資訊顯示設備。由於德國梅賽德斯·賓士、美國通用汽車(GM)、法國雷諾集團的高檔車紛紛採用LG電子的這一系統,業務收益出現改善。LG電子瞄準了強烈傾向於追求嶄新車內設計的EV,這樣的營業戰略産生了效果。

    

  除了由LG電子的電視業務衍生出來的資訊顯示設備外,對該公司通過白色家電業務培育出來的節能技術起到支撐作用的馬達和逆變器零部件也在瞄準EV用途。

   

    

  2021年,LG電子把EV驅動零部件業務拆分出去,與加拿大汽車零部件企業麥格納國際(Magna International)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始了研發和接單活動。合資公司從通用汽車等主要客戶那裏獲得了新款EV的驅動零部件訂單,2022年4月決定在墨西哥新建工廠。

    

  LG電子在發佈財報後的電話記者會上表示,「在EV驅動零部件方面,將以與麥格納的合作為基礎,以50%的年增長率提高銷售額」,顯示出中長期內擴大業務的信心。

    

  這2項業務和2018年收購的車頭燈業務組成了「車載業務的3大支柱」,LG電子僅2022年上半年就獲得了8000億日元規模的新增訂單。該公司表示,「年底的未交貨訂單超過65萬億韓元」。在未交貨訂單相當於9年銷售額的背景下,該公司將加快擴展生産設備。

  


  

  對LG而言,車載業務曾是與長期虧損的智慧手機業務並列的「累贅」。LG在2021年退出了智慧手機業務。該公司預測EV時代會到來,不僅把智慧手機業務的人員轉入車載業務,還把通過主力家電業務獲得的收益等投入進去,把車載業務培育成了新的增長支柱。

     

  另外,LG集團擁有在車載電池領域排名世界第二的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世界大型面板企業LG螢幕、開展車載攝像頭業務的LG Innotek等。依託集團整理力量,在向客戶推銷、接單、價格談判時獲得優勢。

  

     

  如上所述,LG播下的種子終於要到了收穫的季節。南韓SK證券的分析師李東柱分析稱,「(LG的)車載業務4~6月扭虧為盈,迎來重要轉變。今後有望實現中長期的增長」。

  即便如此,截至目前,車載業務在LG整個銷售額中的佔比僅1成多。能否彌補已迎來平臺期的家電業務的空白將成為今後的焦點。

   

  競爭對手三星電子也將致力於車載業務。三星電子2016年以80億美元收購了開展資訊顯示設備及音響設備業務的美國HARMAN。該業務最初收益較低,5年後業績開始上升。

  

三星在美國的「CES2022」展會上設置了車載零部件的展位

    

  該部門的銷售額營業利潤率從2017年的0.6%到2021年上升到6.0%。2022年4~6月的銷售額同比增長23%,達到2.98萬億韓元,刷新了季度歷史最高紀錄。原因是與三星電子的乘積效應已經滲透至螢幕零部件及軟體等領域。

   

  三星集團內也有大型電池企業三星SDI、開展電子零部件業務的三星電機等車載相關企業。三星集團將把通過智慧手機培育的技術應用於EV零部件,面向EV擴大接單。例如從特斯拉獲得幾千億日元規模的電子零部件訂單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