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起索尼復興10年的圖像感測器的去向
2022/11/01
今年10月,距離索尼集團開始量産全球首款雙層結構圖像感測器已經過去10年。作為配備於智慧手機的攝像頭實現小型化和高性能化不可缺少的半導體,這種圖像感測器對索尼的業績起到了重要拉動作用。它也是曾陷入經營困境的索尼復興的原動力。不過,目前因全球經濟衰退的擔憂增強,智慧手機的需求也在發生變化。怎樣才能確立不依賴於智慧手機的業務結構,這將左右索尼下一個10年的成敗。
「在實施風險管理的同時,今後將繼續發展圖像感測器」,9月8日,索尼集團會長兼社長吉田憲一郎在圖像感測器的主要生産基地「熊本工廠」(熊本縣菊陽町)召開的董事會上如此表示。
![]() |
索尼集團也參與了台積電的熊本新工廠項目(7月,熊本縣菊陽町) |
在緊鄰該工廠的地塊上,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代工企業台積電(TSMC)正在穩步推進新工廠的建設。索尼也參與了新工廠項目。該項目的總投資額為86億美元,首期部分將於2023年竣工,爭取2024年底投産。
2012年10月,索尼開始供應全球首款「堆疊型CMOS感測器」。在此之前,把從外部獲取的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的像素,以及用於運算的邏輯半導體配置在同一塊基板上。索尼則採用了通過自主技術將像素和邏輯部分分為兩層的結構。
由於像素部分擴大,捕捉更微弱的光成為可能,即便在昏暗的房間、夜間及逆光等環境中,也能拍攝出色彩鮮艷的圖像。感測器本身也縮小了尺寸,對左右智慧手機競爭力的攝像頭提高性能做出了巨大貢獻。
![]() |
當時一直處於經營困境的索尼,將這種自主開發的圖像感測器視為重建經營的支柱之一。2015年,索尼通過公開增發等方式籌集了約4200億日元資金,將其用在了增強感測器産能和強化研究開發上。業務如願增長,為索尼復興發揮了重要拉動作用。
半導體子公司索尼半導體解決方案的社長清水照士回憶説「從2013年開始,增長很明顯」。索尼圖像感測器的全球份額(按金額計算,英國調查公司Omdia調查數據)由2012年的35%到高峰時的2019年提高至54%。由於中美對立,面向中國大型企業華為的供貨驟減,現在的全球份額降至40%左右,但仍保持世界第一的地位。
![]() |
索尼集團提供 |
對圖像感測器業務而言,一大障礙是最近幾年的全球性半導體短缺。用於圖像感測器的邏輯半導體大多由台積電代工。台積電的工廠大多位於台灣。由於供應量要分配給全球的企業,因此對包括索尼在內的日本企業的優先度並不高。邏輯半導體的供求緊張目前得到緩和,但圖像感測器的産量被世界半導體市場動向所左右的風險凸顯。
索尼預測,如果台積電新工廠在熊本建成,這種情況也可以改變。新工廠由日本政府出一半建設費用,前提是向日本企業供貨。索尼集團會長兼社長吉田也強調:「日本擁有邏輯半導體工廠對於像本公司一樣直面地緣政治學風險的企業而言至關重要」。
![]() |
另一方面,在世界最大市場中國,今年1~6月智慧手機供貨同比減少2成。過去一直推高圖像感測器需求的智慧手機需求出現了改變的跡象。隨著相機畫質越來越高,圖像感測器尺寸也越來越大,平均每台的配備個數也將增加。索尼認為,在這股潮流下,美國蘋果的「iPhone」等高檔智慧手機的感測器市場從2022年度到2030年度將以年均約10%的幅度增長。
不過,隨著全球通貨膨脹,iPhone等智慧手機的價格上漲,由於美國等國紛紛加息,對經濟衰退的擔憂也越來越強烈。半導體調查公司美國IC Insights公司9月預測,2022年的CMOS感測器市場將時隔13年轉為減少。
Omdia的李根秀指出「依託技術的智慧手機發展已達到極限」。預計圖像感測器面向自動駕駛等車載領域也將增長。在面向智慧手機的技術革新餘地減少的背景下,對索尼而言如何開拓汽車等智慧手機以外的用途將是下個10年實現增長的焦點。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古川慶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