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量猛增,LG新能源在全球增建電池工廠

2023/11/02


      南韓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正面臨難題。由於來自大型汽車廠商的訂單激增,該公司不得不在全球10個地點新建和擴建工廠。正在利用人工智慧(AI),推動産能增強走上軌道。

 

       LG新能源1025日發佈的20237~9月財報顯示,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8%,達到8.224萬億韓元,營業利潤同比增長40%,達到7310億韓元。美國政府的電池生産補貼産生了2200億韓元左右的利潤增長效果,季度利潤創出了歷史最高。

 

 

       在發佈財報之後的電話記者會上,該公司首席財務官(CFO)李昌實表示,「在歐洲和中國,客戶的生産計劃可能會有所調整,但由於相對穩定的美國需求的增長,我們的營業收入將會繼續增長」。

 

       LG新能源乘上純電動汽車(EV)轉型的浪潮,在最近數年裏接連獲得了大筆訂單。該公司與美國通用汽車(GM)計劃在美國的3個地點運營合資工廠,還將與本田、歐洲斯特蘭蒂斯(Stellantis)、南韓現代汽車和美國福特汽車建立合資工廠。

 

 

       LG新能源還在105日宣佈,將在美國的自主工廠建設豐田專用的電池生産線。

 

       由於接到這些大型車企的訂單,LG新能源的未交貨訂單按日元換算超過50萬億日元。過去一年裏與豐田、現代汽車和福特等簽訂合同,訂單增加了15萬億日元左右。

 

LG新能源目前的未交貨訂單額超過了50萬億日元(3月、首爾市內的展廳)

 

       雖然訂單表現強勁,但從實際供應體制的構建來看,今後才是重點。該公司以今後兩三年內投産為目標,正在全球10個地點同時推進新建和擴建工程。

 

       LG新能源在20221月上市時通過新股發行籌集了10.2萬億韓元,把這些資金用於鉅額的設備投資和研發費用。20231~6月投資4707億韓元,同比增長24%,致力於提高生産技術。

 

       成為重頭戲的是與德國西門子合作的「智慧工廠」建設。將收集通過電池工廠內各種製造設備獲得的大數據,運用AI技術來提出改善良品率的方法。

 

       例如,推動組合電池零部件時的設備內溫度、壓力變化和處理速度等變數實現模型化,以推導出最佳的條件設定。這不僅能實現簡單的省人化,還能積累設備的條件設定等被稱為「recipe(秘訣)」的運轉經驗,有助於世界各地工廠的穩定運轉。

 

       作為智慧工廠的推動者,20222月邀請曾在美國英偉達負責機器學習技術開發的卞卿錫擔任了首席數字官(CDO)。

 

       LG新能源的首席執行官(CEO)權暎壽以過去擔任LG Display社長期間主導面板生産改善而聞名。權暎壽表示「智慧工廠技術對於提高電池品質來説是不可或缺的」,表明了不斷與西門子深化合作的方針。

 


       在提高良品率方面積極吸收外部知識的背後,還存在過去的失敗帶來的教訓。

 

       2021年10月,LG支付了1.4萬億韓元,作為供貨對象通用汽車的純電動汽車火災導致的召回費用。通用汽車「雪佛蘭Bolt EV」的總計14萬輛車成為召回對象,在約合2萬億韓元的費用之中,7成由LG方面承擔。

 

       作為純電動汽車核心零部件的車載電池佔到車輛成本的30%~40%。因此,更換零部件的費用往往也非常高。除了通用汽車之外,LG新能源還計提了現代汽車的召回費用準備金,計提時的季度財報全部陷入營業虧損。

 

       目前,車載電池的客戶正在不斷增加,LG新能源的營業收入正在以兩年內增至約2倍的速度增長。如果再次發生召回事件,其代價也將大幅增加。

 

 

       在急於擴大供應這一點上,世界最大的車載電池企業中國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CATL)也不例外。據悉,該公司正在與華為技術等企業合作,在自身的工廠內建立高速網路,以提高通過AI檢查品質的的效率。

 

       在世界汽車産業聯袂推進純電動汽車轉型的情況下,電池的穩定供應是整個汽車産業的課題。特別是在北美地區,LG新能源計劃運營8家工廠,該公司在構築供應鏈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LG新能源的電池大增産的成敗也會對美國轉向純電動汽車的步伐産生影響。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細川幸太郎 首爾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