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正義的孫氏投資兵法

2017/08/25


  「雖然被人認為太瘋狂,但當時這樣做就好了」,軟銀集團社長孫正義至今仍對一些未能實現的投資項目感到後悔。

 

  孫正義所指的投資對象是美國亞馬遜、谷歌和中國的百度。雖然2000年代初期的IT泡沫剛剛破滅,但孫正義覺得這些IT企業具備增長潛力,於是策劃了投資方案。其中,軟銀計劃收購亞馬遜已發行股票的三分之一,而與百度之間甚至已經做了合同,完成收購只差臨門一腳。

 

  放跑的「大魚」

 

  然而,軟銀當時正計劃進入日本國內的寬頻業務。究竟是投IT還是投寬頻?經過一番糾結後,軟銀2001年開始提供ADSL寬頻服務「Yahoo!BB」。2006年通過收購英國沃達豐的日本法人進入日本國內的手機業務。2013年收購美國移動運營商Sprint公司,進一步強化了通信業務。

 

 

  由於當時沒有足夠的資金,孫正義只能二選一。如果當時出資的話,「我覺得應該能得到50萬億日元左右的回報」,孫正義對「放跑的大魚」惋惜不已。

 

  雖然沒能收購IT企業,但軟銀始終在積極果斷地實施併購(M&A),集團的付息總債務截至2017年3月底達到約14.85萬億日元,超過了東京都政府的年度預算。單漫無邊際地持續增加貸款,情況果然變得不容樂觀。

 

  於是,孫正義想到的辦法是設立10萬億日元規模的「軟銀願景基金」,將吸收沙特和阿聯酋阿布達比政府的石油資金。作為投資基金,規模之大可謂史無前例。

 


 

  「現在我的手裏有能預測未來的水晶球」,2016年9月,孫正義在沙特副王儲(當時)穆罕默德面前以其一貫的風格誇下海口。

 

  「水晶球」是指軟銀2016年斥資約3.3萬億日元收購的英國大型半導體設計企業ARM控股。ARM設計的半導體除了用於佔全球9成份額的手機外,其用途還可能擴大到物聯網(IoT)和自動駕駛等所有新科技領域。通過半導體獲得的龐大數據將成為預測未來變化的基礎線索。

 

  孫正義向副王儲介紹了自己的構想,通過45分鐘的會談拿到了450億美元(約5萬億日元)的出資。孫正義一臉竊喜地説:「1分鐘10億美元,還算不錯」。

 

  大型投資已開始

 

  軟銀願景基金的正式啟動尚需時日,但已開始通過軟銀進行投資。收購了在自動駕駛半導體領域掌握事實行業標準的美國英偉達近5%的股份(4000億日元規模)。6月9日又宣佈收購機器人初創企業Boston Dynamics等2家公司。這些股票預計今後會轉移到基金中。如此巨大的基金規模相當於軟銀10年的合併營業利潤,軟銀賭上了自己的命運。

 

  「希望他作為企業家取得成功,而不是投資者」,孫正義20多年的老朋友、同時兼任軟銀外部董事的日本迅銷公司會長兼社長柳井正這樣説。然而,孫正義最近將公司主業交給高管負責,自己在投資業務上花的時間變多了。

 

  「我之前是利用業餘時間投資,今後要認真去做」,孫正義這樣對穆罕默德説。孫正義的目標是什麼?還想買什麼?軟銀的總市值已達到10萬億日元,在日本國內排名第五。軟銀的增長力和投資的成敗甚至將對日本股市整體産生影響。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