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都缺飛行員,中國需求量大

2019/06/06


  在世界範圍,民營航空企業的飛行員不足都在加劇。背景是廉價航空公司的普及和新航線的增加。在今後20年裏,預計出現約80萬名飛行員的新增需求,各航空公司將通過增加自主培養或增加津貼,迅速加以應對。不過,由於需求迅速增加,駕駛的技能不足導致的安全性和成本增加等影響令人擔憂。

 

  「要滿足世界的需求,需要每天輸送80個畢業生」,位於阿聯酋杜拜的阿聯酋航空飛行員培養設施的副校長阿布杜拉·阿爾·哈馬迪(音譯)如此表示。

 

  在2017年開設的該設施內,現有200名訓練生學習。正在加快設施的擴張,到2020年將增至目前2倍的400名學員,最終達到600人。

 

  

  美國波音分析稱,在自2018年至2037年的20年內,全世界新增需要79萬名飛行員。亞太地區為26萬人,佔到約3分之1。其中,需求巨大的是中國。

 

  澳大利亞第2大航空公司維珍澳洲航空正準備在本國開設飛行員培養學校。中國海航集團(HNAgroup)在澳大利亞擁有的航空學校將在運營方面提供協助。澳洲媒體稱,在約500個招生名額中,9成將是中國學生。

 

  不過,運營飛行員培育設施需要高度專業知識和技術,在全球航空巨頭之中,能做到也只是一部分。很多航空公司力爭通過提高收入和增加津貼來吸引並留住飛行員。

 


 

  在印度,大型廉價航空公司Indigo向被其他公司拖欠工資的飛行員補足工資,展開搶人行動。在南韓,飛行員的爭奪戰正在發生。飛行員工資過高可能對公司經營構成打擊,據悉各航空公司要求南韓國土交通部實行限制搶人的機制。

 

阿聯酋航空的飛機

  

  在中國,飛行員的招聘標準將放寬。自2018年度起,中國國際航空將此前身高定為170~185釐米的招生簡章擴大為168~188釐米。放緩視力等招聘條件的趨勢在其他公司也在出現。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統計顯示,2019年的世界旅客人數達到45.88億人,比2014年增加38%。中産階級增加帶來旅行需求擴大,廉價航空公司崛起和航線增加,讓旅客人數持續增加。

 

  飛行員不足對空運的影響也開始出現。英國廉價航空公司Flybe航空4月取消了多個航班。2017年,歐洲廉價航空公司瑞安航空(Ryanair,位於愛爾蘭)被迫大規模停飛,對約40萬人造成影響。

 

  澳大利亞的航空相關智庫亞太航空中心(CAPA)的執行主席皮特·哈比森(Peter Harbison)認為,以往由多位飛行員負責的航線「改由1個人駕駛的舉措有可能取得進展」。

 

  日本航空經營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員風間秀樹表示,「由於需求迅速增加,要雇用那些以往不會招的人才,隨著訓練時間的增加,成本有可能大幅增加」,指出了對航空公司經營的影響。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雪梨 松本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