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子零部件廠商推進分散生産
2021/05/20
越來越多的日本電子零部件廠商開始把一種産品的生産放到多個基地。TDK旗下子公司TDK-Lambda將構建能在2個以上基地生産除了訂製品之外的約4000種産品的體制。NEC的子公司也開始在台灣生産便攜終端零部件的一部分。由於新冠疫情和中美對立,供應鏈出現混亂的風險提高。日本企業將不斷轉向即使成本增加,分散生産的戰略也在推進。
TDK-Lambda針對此前在馬來西亞和中國大陸生産的約100種電源零部件,已開始在新潟縣長岡市的基地生産。主要是半導體生産設備的電源等面向日本客戶的産品。目前,這些産品佔TDK-Lambda在日本産值的約3成。
![]() |
今後還將增加分散生産的産品數量,在2個以上基地生産除訂製品之外的4000種産品的大多數。消除只有1個基地能生産的産品。
TDK-Lambda曾因2004年的日本中越地震而停止生産。在2011年的東日本大地震時,零部件採購等停滯,生産出現困難。在新冠疫情下,封城導致中國大陸和馬來西亞的工廠停工,部分産品的供給發生延遲。該公司的社長八鳥佐內表示「在疫情前就討論過生産分散化,目前緊迫性迅速提高」。
如果使生産分散,和集中於一處相比會導致成本增加。據稱,在日本由於雇用臨時生産人員等原因,有些品類的成本將增加1成多。TDK-Lambda計劃通過推進供貨前檢驗的自動化等,在中長期不斷降低成本。
此外,精工愛普生針對此前在印尼生産的印表機用大容量墨盒,也改為能在泰國工廠生産。契機是由於疫情的影響,2020年春季印尼工廠停工。在泰國引進新生産設備,花費8個月構建了雙軌生産體制。該公司表示,「雖然成本提高,但重視了穩定供應」。
作為NEC的子公司,日本航空電子工業也開始在台灣生産此前在日本國內生産的手機用小型接頭。台灣有很多手機和電腦代工企業能夠成為客戶,在台灣生産還有助於降低運費。
對於有些零部件,日本航空電子工業一直重視在日本國內生産。這是因為不少海外基地不具備符合品質標準的生産技術。不過,為了在中長期實現國內外穩定供應,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改變了戰略。針對在海外生産的産品,也將推進分散生産。中國大陸的基地也能夠生産在菲律賓生産的汽車用接頭。
製造業此前的主流方式是,通過把生産集中於一處來提高效率、降低物流和材料採購費。但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的古川祐指出情況在變化,表示「即使分散生産導致成本增加,仍重視穩定供應的企業正在增加」。
在多個基地生産將導致成本上升,拉低收益。TDK-Lambda、精工愛普生、日本航空電子目前計劃通過生産合理化措施等,自行消化上升的成本。力爭避免轉嫁成本,降低對客戶和消費者的影響。不過,要自主消化上升的成本,需要採取更顯著的收益改善措施,從根本上提高産品附加值等。
面臨疫情和中美摩擦等混亂
因新冠疫情、中美摩擦、災害等影響,供應鏈的混亂顯現出來。在一個地點高效生産,如果工廠意外停工,存在難以進行替代生産、無法對客戶如期交貨等風險。
![]() |
東電化蘭達將在2個以上基地生産4000種標準産品 |
福島海域2月發生地震,導致汽車零部件廠商日立Astemo的福島工廠的懸架零部件停産,引發大型汽車廠商的工廠一度停工。
在半導體方面,受中美摩擦、疫情和停電等影響,以汽車半導體為中心,出現全球短缺,導致汽車廠商被迫減産。在此情況下,大型半導體廠商瑞薩電子的那珂工廠發生火災,車載半導體等的生産停止。
那珂工廠生産的産品中,3分之1難以在瑞薩電子的其他工廠進行代替生産。即使進行代替生産,調整生産線等也需要一定的準備時間。對於很多日本製造業企業來説,加強供應鏈以確保穩定供應成為課題。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田中嵩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