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業嘗試EV材料「脫中國」
2023/11/28
在依賴中國的重要物資採購方面,日本企業開始採取多元化和國産化行動。中國從12月開始加強用於純電動汽車(EV)電池等的石墨的出口管理等,日本企業物資確保方面的不確定性加強,將分散核心零部件生産中不可或缺的物資的採購風險。
中國決定自12月開始對部分石墨的出口實行許可制。雖然並未禁止出口本身,但當地企業如沒有審查和許可將不能出口。出口量有可能減少。
石墨對EV用鋰離子電池的負極來説必不可少。日本從中國進口天然石墨的80%以上。
![]() |
三菱化學集團從中國進口石墨,在日本香川縣的工廠生産負極材料。如果石墨進口停滯,將考慮在中國山東省的工廠增加負極材料的生産。還考慮與在莫三比克和挪威生産石墨的澳大利亞企業合作,探索供應源的多元化。
日産汽車也表示「正在討論從其他地區採購石墨等EV的主要材料的可能性」,現階段電池等的供應尚未受到影響,但正在通過供應商推進石墨庫存的增加以及替代供應商的選擇。
松下控股(HD)旗下的電池業務企業松下能源(Panasonic Energy)正在與加拿大石墨企業推進量産負極材料的聯合研究。日本經濟産業省9月與加拿大政府針對強化蓄電池供應鏈簽署了備忘錄。
美國地質勘探局的數據顯示,2022年石墨的産量達到130萬噸,隨著EV的普及,與前一年相比增加了15%。中國佔産量的7成,人造石墨的産量也很多。均以低廉的價格向國外供貨。日本名古屋大學的客座教授佐藤登指出,「石墨的採購成本上升是不可避免的。焦點在於企業如何在承擔成本的同時維持競爭力」。
除石墨之外,中國8月1日加強了作為電子零部件和半導體材料的稀有金屬鎵、鍺的出口管制。中國的海關數據顯示,這兩種産品的出口大幅下降。11月還表示,在2年的期限內,加強用於EV電機等的稀土資源的管理。
三菱化學集團還將擴大鎵的供應來源,目前通過商社等從中國的進口已經停止。當前將以庫存應對,如果出口管制長期持續,將從中國以外地區採購。
針對不屬於中國出口管制對象的原料,日本企業也在分散供應源。在作為用於鋰離子電池的電解質原料的鋰化合物方面,日本關東電化工業正在進行試驗,以便能使用南美等其他地區的化合物。還與住友金屬礦山展開合作,正在推進從EV廢電池中提取鋰,重新加工為電解質的驗證實驗。
日本政府希望通過外交途徑和對企業的資金支援,實現重要物資的穩定確保。在11月16日的中日首腦會談上,雙方確認將新建立中日出口管制對話機制。將由負責貿易的局長級官員定期磋商兩國的出口管制情況。
![]() |
中國加強了用於EV電機等的稀土出口管理(Reuters) |
日本經濟産業省在2023年度的補充預算案中列入了2600億日元用於支援日本國內蓄電池的製造。致力於用於負極材料的人造石墨國産化等的日本企業將成為支援對象。
日本2022年度補充預算準備了2000億日元左右的資金,用於重要礦物的礦山開發、冶煉和加工。日本企業在海外推進稀有金屬開發等之際,最多可獲得一半補助。設想用於有色金屬産業等。
與此同時,海外企業也在加緊應對從中國採購陷入停滯的情況。南韓電池材料企業POSCO Future M(原POSCO Chemical)將提前生産以國內可採購的煤焦油作為原料的人造石墨。計劃將當初設想的2024年上半年投産提前至年內。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長尾里穗、渡邊伸、細川幸太郎 首爾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