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垃圾發電設備的海外訂單倍增
2020/07/28
日本的垃圾焚燒發電設備製造企業在海外接到的訂單越來越多。日立造船等前三強企業的累計訂單在5年內翻了一番。各廠商紛紛投入用人工智慧(AI)提高燃燒穩定性的最新技術,進一步開拓對垃圾填埋進行限制的歐洲市場以及基礎設施需求擴大的新興國家市場。
垃圾焚燒發電設備利用焚燒垃圾時産生的廢熱驅動渦輪進行發電。這是日本企業擁有領先技術的領域。
![]() |
日立造船公司在英國接到的垃圾發電設備訂單已達到12個(英國西約克郡) |
日立造船公司2月份通過其子公司日立造船Innova獲得了英國萊斯特郡的垃圾發電設備訂單。發電功率為4.2萬千瓦,總送電量相當於8萬戶普通家庭的年用電量。這是該公司在英國接到的第12個此類設備訂單。
歐盟的垃圾填埋規定成推手
歐洲訂單增長的背景是歐盟(EU)2015年制定的《垃圾填埋規定相關導則》。其內容是,到2030年把以填埋方式處理的垃圾的比例控制在10%以下。
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介紹,垃圾發電技術領跑世界的日本的垃圾填埋比例不到1%。英國的這一比例為14%,法國為20%,義大利高達23%。據世界能源大會預測,到2021年,歐洲垃圾發電設備市場將達到51億美元,規模擴大至10年前的2倍。
![]() |
為了獲得更多訂單,各家日本企業均在大力進行技術開發。最為重視的是無人化技術。
日立造船將與日本IBM攜手,在2020年度內開發出可自動實現焚燒爐內穩定溫度的技術。根據産生的蒸汽量等資訊,由AI來預測幾分鐘~幾十分鐘後的溫度。當溫度低於最佳發電溫度時,會投入易燃垃圾等保持一定溫度。
在焚燒爐中投入塑膠或含有水分的垃圾等多種垃圾後,由於垃圾的性質不同,燃燒狀態會發生變化。目前的情況是,溫度不穩定時,由工作人員根據經驗選擇垃圾投入焚燒爐內。新技術將使以前依靠人工的作業實現自動化,進行穩定發電。
JFE工程開發出了使用AI的自動運轉程式。可每隔1分鐘拍攝一次焚燒爐內的情況,掌握溫度和燃燒狀況。通過調節供應的空氣量和投入的垃圾量來保持一定溫度。
據悉,這項技術目前正在日本國內的垃圾發電設備中進行實驗,並已證實産生的蒸汽量十分穩定。JFE工程的社長大下元表示「日本的環保技術競爭力很高,今後將繼續在歐洲等海外地區拿訂單」。
不受天氣影響
世界上除了日本,還有一個充分利用垃圾的已開發國家,那就是可再生能源比例超過6成的瑞典。其國內産生的垃圾大約一半焚燒用來發電,餘熱用於家庭供暖等。垃圾還用作肥料等,因此瑞典本國的垃圾不夠用,正從近鄰各國進口垃圾。
![]() |
據國際能源署(IEA)統計,生物發電在全球耗電量中所佔比重大約為1成,垃圾發電只是其中一部分。垃圾發電的規模很小,但只要排放垃圾,就可以穩定發電。在可再生能源中,太陽能和風力發電都存在受天氣和時段影響而發電量不穩定的缺點。
目前,垃圾發電在歐洲的需求不斷擴大。預計今後隨著經濟發展,基礎設施需求擴大的亞洲將拉動市場。亞洲的垃圾焚燒發電設備市場到2021年將達到64億美元,是10年前的3.7倍。
日鐵工程將與NTT數據(NTT DATA)等開展在馬來西亞引進垃圾發電設備的調查。在中國企業也崛起的背景下,日本企業正憑藉高效技術來確保優勢。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坂本佳乃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