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塑膠傘老字號「白玫瑰」在眾籌下重新綻放
2020/09/22
大約60年前,日本白玫瑰公司(White Rose)第一次將塑膠傘商品化。這家傘具生産商在千葉縣旭市的新工廠於9月投産。日本國內唯一的塑膠傘工廠搬遷到了市內。以前的老工廠經歷了3·11日本大地震和2019年秋季的幾場大颱風,幾乎被毀掉了一半。面對接連不斷的天災和新冠疫情,白玫瑰不屈不撓,在新天地裏繼續産品製造的新征程。
![]() |
在新工廠撐著人氣商品折疊塑膠傘的社長須藤宰(千葉縣旭市) |
白玫瑰公司創業于300年前的1721年,以煙草批發業務起家。用保存香煙的油紙製成的雨衣在江戶時代被視為極為方便的用具,於是轉型為雨具商。塑膠傘的原型是上一代社長在二戰結束後,用軍隊帶來的塑膠壁紙做成的傘套。據稱,該公司在1950年代設計出了直接用塑膠製作傘面的雨傘。
「我們是做傘的企業,卻總是祈禱不要下雨」,第10代社長須藤宰(65歲)在新工廠裏似乎鬆了一口氣。距離九十九里濱很近的老工廠雖在9年半前的地震中躲過了海嘯,但由於地基發生液化,地板到處都是裂縫,導致廠房傾斜。
因費用負擔太大,一直沒有下決心整修。2019年9月,15號颱風又掀飛了部分屋頂。用來蓋在屋頂應急的塑膠布也在10月被19號颱風吹走。雖然進行了修繕,但總是漏雨,一下雨就要擺上盆子接雨。
因為無法繼續生産,也不能保護工人的安全,白玫瑰決定將工廠搬遷到內陸地區。購買房産的費用可以用保險來籌措,但搬運設備和裝修新工廠的費用卻讓人頭疼。於是該公司向眾籌尋求了幫助。首先發起了50萬日元的眾籌,截止到8月底,籌集額已達到350萬日元。
眾籌的對象大多是喜歡用白玫瑰産品的顧客。日本使用的雨傘幾乎都是在中國等海外地區生産的。該公司在為價格競爭苦惱的過程中,通過耐用的高檔産品打開了銷路。具有抗風骨架以及折疊式等特色産品的價格在1萬日元左右,每年的産量保持在1.2萬把。對於眾籌出資人將贈送雨傘作為感謝。
新工廠被定位為與顧客的接觸點。允許普通消費者參觀,還將設置直銷櫃檯。為了在疫情中強化線上銷售,還完善了顧客管理和發貨業務的功能。「商品不是為了(站在賣方立場上的)銷售,而是為了使用,我們想繼續生産這樣的商品」,須藤社長如此強調。他對創業第300年的重新出發充滿信心,作為塑膠傘的鼻祖,絕不允許日本國産傘具之火熄滅。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千葉支局長 真鍋正巳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