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什麼時候電動化?

2021/08/02


  電動飛機越來越接近實用化。英國羅爾斯·羅伊斯(Rolls·Royce)將於2021年夏季實施小型電動飛機的首飛。小型電動飛機有望2023年實用化,隨著經濟從新冠疫情中恢復,這種飛機有望得到普及。

    

  電動飛機把噴氣式引擎和汽油引擎替換為電動馬達。已開發出了引擎與馬達相結合的「混合動力」型等多種驅動方式。能夠減小飛行時的能源消耗,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

  

   

  據航空運輸行動組織(ATAG)統計,2019年飛機排放的二氧化碳為9.15億噸,佔到世界總排放量的3%,在20年裏增加了4成。飛機運送1名乘客排放的二氧化碳是巴士的2倍,鐵路的6倍。

   

  電動飛機主要有3種。最小的是垂直起飛著陸、不需要跑道的「飛行汽車」。其次是搭載幾人~十幾人、從跑道起飛的小型飛機。第三種是搭載幾十人以上的中大型飛機。一般而言,電動飛機在輕量化的同時,還需要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和馬達的輸出功率,因此飛機越大越難以實用化。

    

  飛行汽車有望2023年達到實用化。豐田出資的美國初創企業Joby Aviation開發出了能以時速320公里飛行240公里以上的5座飛行汽車,將於2023年開始商業飛行。

   

  德國初創企業Lilium正在開發以時速280公里飛行的7座飛機,將於2024年商業化。這款飛機採用東麗的碳纖維,減輕了機身重量。

    

  小型電動飛機已進入全面試飛階段。羅爾斯·羅伊斯將於2021年夏季首次試飛。該公司提出的目標是,飛行時速要達到世界最高的約480公里。特點是安裝了「飛機用途中能量密度最大」(羅爾斯·羅伊斯)的約6千塊電池及自主的冷卻系統。2026年將面向挪威的國內航線提供小型電動飛機。

     

  有的企業已成功進行載人試飛。美國初創企業MagniX在2019年已成功實現搭載1人的飛行。據悉通過優化馬達磁鐵及線圈的組合,去掉了改變螺旋槳轉數的減速器。

        


       

  MagniX為水上飛機安裝了電動馬達。據悉安裝一個馬達時,最多可飛行160公里,安裝2個馬達時,可以以407公里的時速最遠飛行815公里。目標是2021年內搭載11人進行試飛,2023年獲得載客許可。

       

  還有企業不用蓄電池,選擇使用靠氫氣發電的燃料電池。

      

      

  初創企業ZeroAvia在2020年秋季利用燃料電池使小型飛機飛上天空。如果實現儲氫罐的輕量化,燃料電池將成為降低重量的動力源。力爭到2024年以10~20座的飛機實現約800公里的商業飛行。

      

  荷蘭的代爾夫特理工大學與塗料企業阿克蘇諾貝爾等攜手,計劃到2023年推出採用燃料電池的小型飛機。最早在今年夏季試飛。歐洲空中巴士公司也在討論以氫氣為動力的100~200座的中大型飛機。

     

  要推出中大型電動飛機,馬達輸出功率被認為要達到此前5倍以上,電池容量要達到4~5倍,需要擁有革新性的技術。

    

  日本航空機開發協會的調查顯示,10座的電動飛機到2020年代前半期將實現實用化。同時預計50~100座機型要等到2020年代後半期,超過100座的機型則要等到2030年代才能實用化

               

   現有蓄電池的能量密度僅為噴氣式飛機燃料的約50分之1,輸出功率也低。日本航空機開發協會的估算顯示,要讓美國波音的「737系列」飛機起飛,單純計算需要約50噸的蓄電池。

      

  雖然存在技術課題,但由於環保對策,追求飛機電動化的趨勢有望取得進展。挪威的航空與機場管理企業Avinor在2018年宣佈,該公司在瑞典起降的全部短途航班到2040年計劃完全改為電動飛機。以歐洲為中心,2019年出現了被稱為「飛行恥辱」的避免乘坐飛機的趨勢。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提出了2020年以後不增加總排放量的目標。

   

  新冠疫情導致飛機乘客銳減。雖然難以準確預測今後的需求復甦情況,但日本航空機開發協會在3月發佈的市場預測中表示期待稱,「如果疫苗普及順利,(航空旅客需求)到2023年將恢復至2019年的90~95%,到2024年超過100%」。

     


          

  如果經濟活動變得活躍,必然需要應對氣候變暖。就像法國政府對飛機的環保對策支援150億歐元一樣,預計各國政府將給予扶持。

        

  電動飛機的普及面臨成本問題

    

  電動飛機的普及面臨成本問題。有估算認為,電動飛機的機體將比之前的飛機便宜,但由於搭載大量電池和馬達,客貨倉空間變得狹小,盈利性惡化。

    

美國Joby Aviation開發的飛行汽車

         

  日本的航空機國際共同開發促進基金(IADF)的估算顯示,要飛行相同距離,電費每千瓦時約為0.12美元,和噴氣式飛機燃料相比成本增至約1.7倍。

      

  在航空器應對氣候變暖方面,採用可再生燃料SAF的方法也得到討論。據悉電動飛機的動力成本比使用SAF燃料便宜,因此具有競爭力。  

        

  如果利用燃料電池等,採用氫燃料的成本高達每千瓦時約0.39美元。與面向汽車的燃料電池相比,如果用於飛機,單位重量的輸出功率需要達到2~3倍。同時需要實現燃料箱的輕量化和掌握廉價製造氫氣方法等。

   

  預計電動飛機從替代螺旋槳飛機開始普及。航空機國際共同開発促進基金的估算顯示,7座小型飛機將1名乘客運送1公里,電動飛機的飛行成本為0.18美元,比螺旋槳飛機低4成。

    

  印度的市場調查公司MarketsandMarkets的統計顯示,預計飛機電動化的世界市場規模到2022年為34億美元,到2030年達到86億美元。首先在短途運輸領域,在起飛和爬升階段,利用電動馬達等彌補所需輸出功率的需求將增加。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草鹽拓郎、松添亮甫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