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十大半導體企業季度業績創新高

2021/11/19


       全球半導體廠商的業績保持著增長勢頭。1117日發佈的美國英偉達等10家大型企業的202179月財報(一部分為近期業績)顯示,合計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5成。自有可比數據的2011年以後,刷新了201879月創出的季度歷史新高。由於經濟從新冠疫情中快速復甦,半導體供不應求,漲價也在局部浸透。雖然半導體整體的短缺情況仍在持續,但存儲晶片等一部分領域也出現行情觸及天花板的跡象。

              

     

      英偉達發佈的810月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84%,增至24億美元。除了主力的遊戲晶片之外,面向數據中心的半導體的銷售持續增長。創造虛擬世界「元宇宙(Metaverse)」的服務備受關注。該公司首席執行官(CEO)黃仁勳(Jensen Huang)表示「雲業務企業和廣泛領域的企業都加快了英偉達的人工智慧(AI)技術引進」。

 

      如果匯總全球最大半導體代工廠商台積電(TSMC)和南韓三星電子等全球10家大型企業的79月凈利潤,合計為385億美元,增加5成左右。數據根據QUICK FactSet和市場預期計算。英偉達和美國博通採用810月數據,美國美光科技採用68月的數值。

   

半導體記憶體(資料圖)

   

      半導體行業維持著良好業績。由於高速通信標準「5G」和AI等技術創新,半導體搭載量爆炸式增加,同時經濟從疫情中復甦,從最尖端産品到通用産品,廣泛産品的需求都在增加。也存在對利潤空間小的舊一代産品生産線的投資不充足的供應層面的原因。

 

      漲價不斷浸透

 

      另一方面,除了産能的增強投資需要資金之外,還面臨晶圓(基板)等半導體材料的成本增加等,半導體廠商面對需求方的價格談判力正在加強。台積電正在推進漲價,10大半導體企業的銷售凈利潤率達到26%,比上年同期提高逾5個百分點。

 


 

      半導體在歷史上不斷經歷重覆上演繁榮與蕭條的「矽週期」。與以前的繁榮期相比,此次的不同之處在於半導體的搭載量增加,還出現面向節能等環保措施的新需求。台積電和美國英特爾等將推進産能增強,但産能全面增強需要較長時間,高盛證券的投資調查部長高山大樹認為「即使到2023年,邏輯和功率半導體的短缺仍有可能持續」。

   

 

      以新冠疫情為契機,企業和家庭的數位化加速,美國IT大型企業等的數據中心投資增加,面向伺服器的記憶體也表現堅挺。涉足記憶體的美光科技、南韓SK海力士和三星的利潤也被推高。

 

      在屬於過去繁榮期的20162018年,10大企業合計的利潤增長持續了9個季度。此次,截至今年79月的利潤增長已持續7個季度,但趨於長期化的可能性也在顯現。

 

      記憶體觸及天花板

 

      不過,針對記憶體,有觀點認為市場價格的頂峰已過。個人電腦和智慧手機等最終産品的供貨增長已踩下煞車,同時主要需求方正在恢復庫存水準。台灣調查公司集邦諮詢(Trend Force)預測稱,用於臨時存儲的DRAM、用於長期存儲的NAND的價格到20211012月都將轉為下跌。

 

      即使是其他半導體零部件,供需平衡也在局部顯現變化的跡象。「客戶加快採購的半導體零部件相比此前有所減少」,美國德州儀器的首席財務官(CFORafael Lizardi如此説明79月的變化。

  

      台積電等推進的設備投資不僅是應對需求增加,還存在從經濟安全保障的角度出發構建半導體供應鏈等各國政策推動的側面。因此,有必要關注現在建設的新工廠的供應能力釋放之後全球供需平衡是否會改變。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