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KANEKA將增産海洋生物降解塑膠

2022/02/07


  日本KANEKA(鐘化)將在2024年之前,把海洋生物降解塑膠的年産量擴大至現在4倍,達到2萬噸。對象産品被投入海洋後,在6個月至2年內,9成以上將被微生物等分解。日本政府將於4月施行敦促企業減少塑膠使用的法律。消費者和投資者審視企業的目光變得嚴厲,降解塑膠的採用正在增加。

       

  KANEKA將投入約150億日元,在兵庫縣的工廠增強産能。該公司自2019年起,把海洋生物降解塑膠加工為食具等開始供貨,價格為通常塑膠的2倍。但仍存在需求,日本7-11自2019年起在國內店舖用於吸管。

 

KANEKA的海洋生物降解塑膠

      

  海外大型連鎖酒店和食品企業等也希望供貨。該公司社長田中稔表示,「從傳統塑膠轉向降解塑膠的趨勢將加速」。將以此次的投資為開端,考慮在2030年之前,在國內外把年産能提高至10萬~20萬噸。

    

  據稱KANEKA的産品100%源自植物。該公司向自主發現的微生物提供植物油,使其體內産生塑膠,通過回收這些塑膠來製造産品。為了提高生産效率,KANEKA改良了微生物讓其體內産生更多塑膠。在從微生物回收的階段,塑膠的強度很脆,但具備加工為能作為吸管和餐叉等使用的狀態的技術。

      

  日本産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的調查顯示,KANEKA的産品與一部分競爭對手相比,在海中的分解速度提高5成左右。現在主流的生物降解塑膠大多源自環境負荷高的石油,或需要專門設備(利用廚餘垃圾製造堆肥的混合物)。KANEKA産品的優勢是源自植物,同時在海洋和土壤中容易分解。

   

    

  KANEKA是這一領域的世界大型企業。在日本企業中,三菱化學也生産同類型産品。該公司在2021年使在海洋中能溶解的吸管材料實現實用化。

     

  生物降解塑膠的成本較高,銷量還不到塑膠整體的1%。三菱綜合研究所的顧問舟橋龍之介表示,「消費者的環保意識提高,能把附加值轉嫁到價格上,今後需求將擴大」。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發佈的報告顯示,並非生物降解性塑膠流入海洋造成的經濟損失達到60億~190億美元。

    

  在海中漂浮的塑膠垃圾進入海鳥腹部和堵塞海龜鼻子的問題在全球受到關注,中國和歐盟已宣佈了限制一次性塑膠利用的方針。塑膠行業團體European Bioplastics(歐洲生物塑膠協會)發佈的數據顯示,能在海洋和土壤等之中被微生物分解的生物降解塑膠的全球産量到2026年將達到529萬噸,增至2021年的3.4倍。

    

  海外也相繼增産生物降解塑膠。德國巴斯夫集團宣佈,提供授權的企業將於2022年在上海建設生物降解塑膠工廠。與中國化學企業合作的日本化工貿易商HighChem也表示,中國當地企業還有其他的大規模增産項目。

    

  另一方面,關於生物降解塑膠今後的普及也出現隱憂。日本生物塑膠協會表示,在生物降解塑膠中,有些只能靠利用廚餘垃圾製造堆肥的混合物來分解,如果被投入海洋和土壤中,經過數十年也不會被分解。由於這種生物降解塑膠的成本低,如果企業為了改善形象而擴大使用,環境負荷的減輕效果或將變得有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