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那科2023財年凈利或降20%,中國復甦緩慢
2023/04/27
日本發那科4月26日發佈消息稱,預計2023財年(截至2024年3月)的合併凈利潤同比減少20%,降至1371億日元。在佔營業收入約3成的中國市場,工具機企業的去庫存進展遲緩,導致發那科的工廠自動化(FA)部門持續減速。在面向純電動汽車(EV)相關工廠銷售強勁的機器人等領域,推進成本轉嫁等盈利改善成為當務之急。
「由於庫存增加,工廠開工率下降,相對於營業收入,利潤的降幅變大」。在同一天的財報説明會上,發那科的社長山口賢治如此説明了當前的動向。
預測稱2023財年的營業收入減少4%,降至8195億日元,營業利潤減少18%,降至1563億日元。凈利潤比市場預期的平均值(1674億日元)低約300億日元,預計將時隔3個財年出現最終利潤下降。
![]() |
同一天公佈的2022財年財報顯示,發那科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6%,達到8519億日元,凈利潤增長10%,達到1705億日元。在保守的利潤下降預期的背後,存在作為工具機大腦的數控(NC)裝置等工廠自動化部門的減速。發那科沒有披露各部門的利潤,但市場上有觀點指出,工廠自動化部門的利潤率相對較高。
在放鬆疫情防控的中國,旅遊和餐飲等服務業正在復甦,但製造業的投資熱情復甦遲緩。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3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時隔2個月出現環比下降。汽車和家電等耐用消費品的復甦遲緩,用於加工的工具機的需求也持續下降。
發那科整體的訂單額2023年1~3月為2070億日元,比前一季度增加3%,但工廠自動化部門下降7%,僅為353億日元。根據産品的不同,訂單額被視為半年後業績的先行指標。山口社長表示,「從工廠自動化來看,中國的庫存正在減少,雖然需要時間,但訂單也開始增加。期待2023年1~3月成為訂單的底部」。
![]() |
包括用於智慧手機外殼製造等的金屬加工用小型加工中心(ROBODRILL)在內的ROBOMACHINE部門的訂單額為340億日元,同比增長30%。山口社長表示,在小型加工中心領域接到IT相關的一次性訂單,但「完全不知道今後的趨勢」。
機器人部門的訂單額增長2%,增至1094億日元,維持歷史最高水準。中國和美國的EV工廠需求正在增長。與結構複雜、零部件數量多的引擎相比,通過將多個單體排列起來實現大型化的EV電池多為單純的重覆作業,組裝用機器人的引進將擴大。
各國都在加快強化EV的生産體制,未來需求也將保持堅挺。勞動力短缺帶來的自動化需求也很旺盛,物流和食品等工廠針對包裝和搬運工作,在生産線引進協作機器人的趨勢也在加強。
![]() |
在汽車工廠運作的發那科的機器人 |
不過,發那科2023財年的合併整體的營業利潤率預計為19%,較上一財年惡化3個百分點以上。工廠自動化部門佔合併營業收入的比例上財年為29%,比新冠疫情前的2018財年下降近4個百分點。另一方面,機器人部門為42%,上升逾7個百分點。在盈利結構從高利潤率的工廠自動化變為機器人的背景下,改善收益性成為課題。
目前發那科的股價比2022年底上漲13%,高於日經平均指數(上漲9%)。摩根大通證券的股票調查部共同部長佐野友彥表示,「在機器人領域,目前的情況是原材料上漲的部分似乎已轉嫁到價格上,但還遠遠不夠。很難預測日本國內生産較多的發那科能否將運費增加等漲價部分轉嫁出去」。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本脅賢尚、大崩貴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