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房貸家庭的負債比存款多43萬元
2021/07/13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獲悉,日本需償還房貸的家庭的「凈負債金額(負債超過儲蓄的金額)」在過去約20年裏增加4成。由於日本銀行(央行)的低利率政策和住宅價格上漲,住房貸款金額膨脹,家庭收支的長期風險正在提高。背負房貸的日本人或將面臨房貸擠壓晚年生活的風險。
![]() |
日本經濟新聞根據日本總務省的家庭收支調查,計算了償還房貸的勞動者家庭的凈負債金額,2020年為746萬日元(約合人民幣43萬元),比2002年(518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0萬元)增加44%。在此期間,儲蓄僅增加3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7萬元),而負債增加258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5萬元)。
凈負債額膨脹的背景是房地産價格上漲。在家庭的負債中,房貸佔到約95%,這一傾向較2002年沒有變化,而房貸額2020年為1677萬日元(約合人民幣98萬元),比2002年增加242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4萬元)。
![]() |
日本不動産經濟研究所的統計顯示,在2002~2020年期間,全日本新建住宅樓的平均價格上漲41%,2020年達到4971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90萬元)。其中,東京圈平均價格超過60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50萬元),成為推高家庭負債的主要原因。
![]() |
有房貸家庭的工資等收入的月平均值約為66萬日元(2020年,約合人民幣3.8萬元),僅比2002年增加約5%。與收入相比,房貸負擔的增加比例更高。戶主的收入減少4%,配偶的收入增加51%,通過夫婦共同工作來準備購房資金的趨勢正在加強。
負債增加的背景不僅是住宅價格的上漲。SMBC日興證券高級經濟學家宮前耕也指出,「貨幣政策和稅制誘導了貸款增加」。
由於貨幣寬鬆政策,日本的住房貸款利率處於歷史性低水準,貸款的門檻下降。其中,由於銀行的優惠政策等原因,不少金融機構的浮動利率低於年0.5%。住宅金融支援機構2021年4月的調查顯示,68%的住房貸款者選擇了浮動利率。
另一方面,關於住房貸款減稅,只要符合條件,最初10年(適用10%消費稅的住宅如符合一定條件為13年)適用年底貸款餘額的最多1%的稅額抵扣,容易出現減稅額高於房貸還息額的「倒貼」狀態,這可能也導致了貸款額的增加。
![]() |
東京都中央區的住宅樓 |
在這種情況下,家庭收支的未來風險方面存在隱憂。過去2年由於儲蓄增加,凈負債額略有縮小,但有可能會面臨晚年仍需還房貸的問題。
日本國土交通省以購買住宅和進行翻建的家庭為對象實施的調查顯示,購買新建分戶出售住宅的家庭的房貸償還期平均約為31年。作為購買者的戶主的平均年齡約為44歲,簡單計算可以得出,需要一直還貸至75歲。
日本日生基礎研究所高級經濟學家上野剛志指出,「有分析認為,今後數年(日本)將維持低利率政策,但住房貸款是長達數十年的長期債務,存在償還期內利率上升的風險」。
一般來説,浮動利率型的住房貸款具有在利率上升時把償還額增幅控制在一定金額以下的機制。
不過,如果償還額的增幅受到控制,本金的償還也將推遲。上野指出,「如果償還未按原計劃推進,退休後貸款擠壓晚年生活費的風險很大」。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