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東京的現實(下)

2021/08/06


  一名在日本大型製藥企業上班的男性(46歲)從約1年前開始找房。瞄準東京的住宅樓和獨棟住宅,他決定趁著大兒子升入小學的機會,為一家四口買套新房。但遇到的障礙是房價。這名男性説:「東京房價太貴」。

       

  一家人看了20來個房子後,決定在離妻子娘家很近的千葉縣習志野市新建一座獨棟住宅。6月已搬進新家的這名男性説:「新房很寬敞,還帶院子。最近主要是居家辦公,不待在東京的話,可以過得很舒服」。

     

     

  日本不動産經濟研究所公佈的數據顯示,東京23區新建住宅樓的套均價在2020年為7712萬日元(約合人民幣455.79萬元),超過日本平均(4971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93.79萬元)近3000萬日元。高價還波及到二手房。日本房地産調查公司東京KANTEI公佈的數據顯示,5月東京圈二手房平均希望銷售價格(按70平方米換算)為4044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39.01萬元),刷新了2002年開始調查以來的最高紀錄。

     

  隨著新冠疫情蔓延,出現了越來越多人離開東京的跡象,但2020年度遷入東京的人數還是超過遷出。

     

想搬到地方去住的人增多(7月6日,東京的故鄉回歸支援中心)

   

  東京吸引日本全國人口的一大因素是大學和大企業集中。據日本文部科學省統計,2020年東京的大學入學人數超過15萬人,其中只有大約5萬人來自東京的高中,其餘10萬人都來自地方。據日本上市企業調查公司統計,日本國內大約3800家上市企業中,50%以上的總部位於東京。在東京畢業的大學生大多數就業後也容易待在東京圈。

      

  人口向東京集中還産生了推高生活成本的副作用。據日本國土交通省調查,東京工薪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在47個都道府縣中排在第3位,但減去餐費、房租和其他居住相關支出後,下滑到第42位。再把通勤時間換算成費用的話,則排在最低。從而得出結論:「東京的中産家庭在經濟上並不比其他地區寬裕」。

        


           

  過去即使忍受高額的居住成本和上班的不便,仍有很多人選擇繼續住在東京。但新冠疫情讓人們重新認識到在滿員電車中人員密集的風險。居家辦公和線上教育的普及也擴大了在東京以外居住的選項。  

     

  「開車兜風、外出就餐,過奢侈生活的機會增加」。在IT企業上班的高橋亮太郎(33歲)夫婦4月從東京搬到了靜岡市。據他們説,房租和餐飲費分別比東京減少了2萬日元左右。「靜岡離東京很近,可以很快見到家人和朋友,生活費也有剩餘」,他們切實感受到了在地方生活的富足。

     

  日本的人口向東京一極集中在發生災害時影響經濟的風險也很大。日本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的小池司朗指出「必須建立即使在地方居住也能工作的環境。需要利用政策加以推動,例如給大學和企業發放獎金,鼓勵他們轉移到地方」。在新冠疫情下産生的「脫離東京」動向正促使人們重新思考都市與地方的平衡。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岡部貴典、千葉大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