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勢力相繼加入太空開發競賽
2020/07/21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的首顆火星探測器於7月20日發射升空。中國準備在近期發射火星探測器,印度也在推進載人宇宙飛船的發射計劃。在此前美蘇展開競賽的太空開發領域,新興市場國家相繼涉足。雖然周邊産業不斷擴大,但制定協調利益關係的規則成為當務之急。
![]() |
慶祝發射成功的阿聯酋國家科技部部長莎拉·阿米裏(7月20日,REUTERS) |
名為「阿馬爾(Amal,阿拉伯語意為希望,即英語的HOPE)」號的探測器於7月20日從日本鹿兒島縣的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將耗時約200天抵達火星。預計環繞火星上空2.2萬~4.4萬公里的橢圓軌道,收集此前被認為火星大量存在的大氣和水如何消失的數據。
作為阿聯酋首批太空人之一的Sultan Al Neyadi對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表示:「不僅是阿聯酋,對於阿拉伯的科學振興來説也是重大的一步」。阿聯酋將強調阿拉伯首次行星際探測任務的意義。在探測活動中取得的數據計劃與國際性的太空研究共同體共用。
「希望」號抵達火星軌道的2021年恰逢阿聯酋建國50週年。探測器發射具有弘揚國威的意圖。該國還雄心勃勃地計劃在2117年之前在火星上建設人類首個定居點。
![]() |
發射升空的阿聯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7月20日,日本鹿兒島縣的種子島宇宙中心,REUTERS) |
中國也在推進使探測器在火星表面軟著陸的計劃。據中國新華社報道,搭載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的大型火箭「長征5號」已於7月17日移動至發射區。將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發射。探測器預計在發射後的約200天抵達火星。
2021年是中國共産黨建黨100週年的節點。單獨實現載人太空活動、使無人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著陸的中國接下來瞄準的是火星。將通過探測器的軟著陸成功,彰顯「航太強國」的地位。中國2011年通過俄羅斯的火箭發射了火星探測器,但遭遇失敗。此次將借助中國國産火箭再度發起挑戰。
印度也在推進2022年之前發射載人宇宙飛船的計劃,力爭繼美俄中之後,成為第4個發射自主載人宇宙飛船的國家。2014年,印度在亞洲首次將無人探測器送入環繞火星的軌道。
新興市場國家太空開發的日趨活躍對日本來説存在開闢合作道路的一面。阿聯酋此前幾乎並未涉足太空開發。但在構想提出6年後這一短期間內實現了火星探測器發射。這背後正是因為廣泛向日本和美國取得協助。
從制定計劃的初期階段開始,阿聯酋就與美國的強有力大學密切合作,可以説探測器幾乎為美國造。而火箭發射交給日本的三菱重工。阿聯酋放棄大量自主開發,而是通過外包在短期間內成功躋身太空領域。對於往往缺乏自主技術和人才的新興市場國家來説,阿聯酋的太空項目的成功有可能成為一種新模式。
印度也將與日本就月球探測合作達成協定。雙方將共同推進力爭在月球著陸的探測器的計劃。預計使用日本的下一代主力火箭「H3」實施發射。三菱重工的H2A火箭隨著此次發射阿聯酋的探測器,包括同一代的「H2B」在內,已連續45次發射成功。成功率合計達到98%,超過95%的世界水準。對於希望可靠發射的新興市場國家來説具有吸引力。
新興市場國家相繼涉足太空開發是因為該領域涉及到地緣政治和安全保障。在各路競爭者參與太空業務的背景下,將不可避免地逐步出現合作與協作破裂、搶佔資源、軍事利用等問題。
當今世界,「多邊主義」和「法的支配」原則不斷被動搖,這有可能給太空開發的走向投下陰影。1967年簽署的外層空間條約(Outer Space Treaty)被指存在諸多不完善之處,但並未充分進行實質性討論來加以彌補。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岐部秀光 杜拜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