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人航太迎來民間主導新篇章
2020/06/01
5月30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研發的新型載人航太器「龍飛船(CrewDragon)」被成功發射。這將成為冷戰時期以來一直由政府主導的載人航太活動走向民間主導的轉捩點。載人航太業務要想從「國家工程」切換為「商業項目」這一新的軌道,還需要通過市場競爭實現安全性與成本的兼顧。
![]() |
發射升空的龍飛船(5月30日,REUTERS) |
這是美國自2011年7月的太空梭(Space Shuttle)退役以來時隔9年再次實施載人航太飛行。這也是美國自1981年太空梭首次發射後、時隔約40年再次發射新型航太器。由民間企業主導開發的載人飛船與國際太空站(ISS)對接同樣屬於首次。
此次發射是一個重大轉捩點,但美國國家航太局(NASA)局長吉姆·布里登斯廷仍強調稱「我們不要忘記這完全是一次試驗飛行」。在安全完成國際太空站滯留和返回地球、確認可以安全運送人員後,NASA才會給Space X頒發「合格證」。
載人航太伴隨著鉅額費用和風險,為了與前蘇聯競爭,美國自1960年代起一直由政府一手包攬相關項目。但太空梭發生的2次事故導致安全方面的成本大幅膨脹,經過反思,NASA決定把重點轉向火星探測等尖端領域,航太運輸工作則委託給民間。由NASA提供資金和技術,讓Space X和波音展開競爭,主張這樣與政府主導相比「可以節省200~300億美元」。
開發龍飛船的Space X由特斯拉創始人兼CEO埃隆·馬斯克在2002年設立。該飛船採用簡單的膠囊型結構,引入了觸控螢幕操作面板等最新技術。NASA承擔31億美元,Space X也投入了數億美元。
![]() |
美國總統川普在飛船發射升空後在甘迺迪航太中心發表演講(5月30日,REUTERS) |
如果一切順利,龍飛船最早將於8月份正式投入運營。Space X對飛船機身擁有所有權和運營權,NASA是其「客戶之一」。Space X要想獲得更多的客戶,並將載人飛行業務打造為一項可持續業務,關鍵在於能否縮減費用。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