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辣妹時裝在中國「開花」
2017/02/13
曾在日本風靡一時的面向年輕女性的「辣妹系時裝」正在中國走熱。日本巴羅克集團(BAROQUE JAPAN LTD.)提出了全年100家以上的大規模開店計劃。此外,MARK STYLER將以借助電商獲得的人氣為立足點,開始開設直營店。這兩家公司還接受了中國資本,在開店地點的選擇和物流方面獲得支援的同時,爭取對於大量銷售的商品不太滿意的女性。
![]() |
上海的BAROQUE店 |
在上海市內的巴羅克店舖。青睞品牌「MOUSSY」的一位女性(31歲)表示,「設計和品質都很好」,此外,來自中國東北的小王(21歲)表示,「如果其他城市開設巴羅克門市,我也會去逛」。
巴羅克借助2000年前後以東京澀谷為發源地的「辣妹系時裝」贏得歡迎。「辣妹系」時裝突出「很酷」和「可愛」元素。由於日本國內的熱潮告一段落,同時少子化導致市場萎縮,因此決定在中國發展。
在中國,世界大型服裝品牌雲集。歐洲的「ZARA」和「H&M」分別開設了約200~300家門市。而日本迅銷的「優衣庫」門市達到500家,將持續以每年100家的速度開店。
在這一激戰區尋找活路的巴羅克選擇的是,接受當地資本的道路。2007年進入中國投資基金「里昂證券亞太恒富資本」(CLSA Capital Partners)日本公司的旗下,自2013年起,中國鞋業連鎖巨頭百麗國際控股成為最大股東。
巴羅克根據在中國運營約2萬家店的百麗國際控股的數據來選擇開店場所。銷售人員的招聘也委託百麗國際控股,同時使用百麗國際控股的配送網,借此加快了開店速度。2013年僅為約20家的中國店舖數現在增加至約180家。在店舖數量方面,逼近世界服裝巨頭。
在中國,即使多少貴一點,也不希望與周圍的人穿相同服裝的年輕人正在增加。百麗國際控股認為,巴羅克將成為年輕人的選擇,於是決定出資。實際上,巴羅克在中國銷售的T恤為500元左右,比日本高出5成,但仍然獲得支援。2015財年(截至2016年1月)在中國銷售額同比增長2.5倍,達到108億日元。
![]() |
巴羅克2017年將開始在中國開設快速時尚這一新業態店舖。與現有業態合計達到全年100家以上,力爭開設速度媲美優衣庫。現在約700億日元銷售額的8成以上來自日本國內,但該公司社長村井博之斷言稱,「日本國內將來有望降至3分之1以下」。
此外,旗下擁有「MURUA」等品牌的MARK STYLER在2014年從中國撤出之後,2016年4月在上海成立當地法人,隨後再次進入中國。
除了向精品店(select Shop)批發商品之外,還開始在中國最大電子商務企業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天貓(TMALL)」上銷售。「雙11」的銷售額達到計劃的4倍。對於超預期的成果日趨感到自信,將討論2017年內開設直營店。
MARK STYLER于再次進駐中國之前的2015年,併入了中國中信集團(CITIC)下屬的中信資本控股有限公司私募股權投資部門(CITIC Capital Partners)的旗下。將在具備人才招聘和郵購網站評估等廣泛職能的中信資本之下加快拓展中國業務。
中國服裝市場競爭激烈
巨大的中國服裝市場的競爭也日趨激烈,有的日本企業不得不縮小店舖網。Honeys公司3千日元左右的低價格産品受到顧客歡迎,峰值時期運營著約600家店舖。16年5月期則減少至不到500家。Stripe International將自主品牌門市數量減少至3分之1左右。
![]() |
中國的服裝市場也競爭激烈。圖為上海的優衣庫 |
雖然中國年輕人的收入還不到日本的一半,不過收集各種各樣的資訊,價格以外價值的顯示方法變得越來越重要。諮詢公司DemandWorks的代表齊藤孝浩表示「價格和價值的平衡十分重要」。
此外日本服裝廠商還面臨著南韓企業的崛起壓力。「Stylenanda」、「A Land」通過對韓流電視劇裏的明星進行服裝贊助提高了品牌實力。
另一方面,在BAROQUE員工在SNS上發佈身穿本公司服裝的照片。在日本曾有過依靠「王牌店員」提高知名度的成功經歷。村井社長表示「將在公司內培養宣傳流行趨勢的人」。還將在公司內設置攝影棚,舉行競賽。公司員工的表現備受關注,甚至被經紀公司相中。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奧津茜 東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