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粧品私人訂製時代的日本幕後英雄
2019/11/22
化粧品等小眾市場抓住消費者追求「私人訂製」的需求,不斷擴大。在幕後承擔生産任務的企業正在快速增長,他們的武器並非低廉的成本。日本色材工業研究所(後文簡稱:日本色材)具有在最短30分鐘改變生産品類的靈活生産線、以及3萬種原料的調配經驗。此外,有些中國企業希望打造「日本製造」的印象,來自他們的訂單增加也成為東風,日本化粧品的代工市場在4年裏增加4成。
在11月上旬的一個週末,來到東京都中心的藥妝店,看到訪日遊客等拿起擺得滿滿的睫毛膏和化粧水。除了資生堂和高絲等大型企業的産品之外,很少耳聞的新興企業的商品也不在少數。
![]() |
消費者已不滿足於大量生産的大眾商品,新興企業通過社交媒體等抓住了這種需求,一直快速增長。與大型化粧品企業不同,很多新興企業沒有自主工廠。抓住這些企業的需求,化粧品、日用品的貼牌代工生産廠商正在快速增長。
主要代表就是日本色材。這是一家1930年作為顏料廠商創立的老牌企業。其研究設施內擺放著數百種顏料,在神奈川縣等處的工廠進行顏料調合和包裝製造。2019財年(截至2020年2月)的合併銷售額預計同比增長6%,達到121億日元。
![]() |
日本色材的研究設施(東京港區) |
日本色材的核心業務是與美國雅詩蘭黛等國內外的眾多大型化粧品企業的交易。但該公司的會長奧村浩士表示,「最近數年來,來自新興企業和海外的委託有所增加」。自2年前開始,還與中國的大型企業展開交易,提供安全·安心形象突出的「日本製造」産品。
該公司的年出貨數量達到6千萬個,在5年裏翻了一番。為了彌補産能的不足,11月下旬將在茨城縣的工廠投入34億日元,起用新廠房。
日本矢野經濟研究所的數據顯示,日本國內的化粧品貼牌生産市場規模2018年度為3250億日元,在4年時間裏增加了4成。過去2年實現2位數增長,增長率正在提高。
在個人電腦和家電産品領域,生産不斷向成本低廉的中國等轉移。在化粧品領域,客戶企業對降低成本的要求也很強烈。據稱日本色材也在過去經歷過經營危機。但現在開始反過來獲得中國企業的委託,其背後存在ODM企業(以另一家企業的品牌進行設計與製造的企業)的發展。奧村會長表示,「並非單純接受委託。出售的是技術」。
化粧品的質感受到使用的顏料、配比和調配順序的影響,在纖細肌膚上形成均衡的塗抹感非常困難。日本色材積累了3萬種調合經驗。根據客戶企業提出的用戶層和商品理念,最短3個月、最長2年即可提出新商品的方案,然後推進開發。
![]() |
日本色材的工廠(神奈川縣座間市) |
日本色材的生産線可應對少量多品種生産,十分靈活。與工業産品的生産不同,化粧品需要清除工具上殘留的原料。包括更換機械的夾具在內,該公司最短30分鐘即可改變生産品類。1天的生産日程能滿足各種客戶和商品。
日本色材進行代工的最少批量數為3千左右,但介紹10個左右的極少批量生産的業務也已出現。
在埼玉縣幸手市的美容室「OZ」。店內擺放著與該店氛圍契合的原創品牌洗髮精和護髮素。200毫升裝的售價高達1700日元(約合人民幣110元)左右,但自2018年7月上市以後,累計銷售了300套,成為熱門商品。
美容室一次採購時的數量僅為6瓶。日本FOUNDATIONS公司按照多家美容室的要求,委託貼牌生産廠商進行製造。即使所用材料相同,也會改換標籤等,彰顯出適合美容院的客戶層的獨特商品。
生産的水準分工在半導體等領域取得進展,台灣積體電路製造(TSMC,台積電)等提高資本實力和技術實力,成為半導體産業不可或缺的存在。而在化粧品領域,各貼牌生産廠商肩負著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的重任,將提升存在感。
「日本製造」受歡迎,中國廠家委託日企生産
在上海市內高檔超市的日用品區,擺放著帶有「ふんわり薄いタイプ(柔軟輕薄型)」等日語的女性生理用品。銷售商為在日本設有辦事處的宏龍。該公司共有6名員工,大部分為中國人,委託日本國內的工廠進行生産,作為「日本製造」的産品在中國銷售。
該公司主要銷售營養品和美容相關商品。來自中國的營業負責人金海燕表示,由於是進入身體的商品,消費者的要求較高。雖然成本高了,但是日本製造的品牌實力很強。
訪日遊客在2018年超過3千萬人次,支撐了日本製造人氣提升和貼牌生産市場擴大。不過,中國企業為了獲取製造技術,出現了收購日本貼牌生産廠商的動向。
日本色材的會長奧村浩士表示,「收到了幾家中國企業的出資提議」。實際上,具有資本實力的中國廠商接連收購日本的中小貼牌生産企業。奧村會長表示,「從長遠來看,不認為日本製造將一直保持優勢。10年後情況將發生變化」。
今後,日本企業與中國和南韓企業的競爭將越來越激烈。對於支撐日本製造的貼牌生産廠商來説,能否控製成本並提高技術實力成為關鍵。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下川真理惠、川井洋平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