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牛價格漲不動了

2019/11/28


  高級食材和牛的價格上漲勢頭暫歇。進入2019年度後價格持續低於上年。更關注價格的日本消費者對高價和牛敬而遠之,另外零售店和餐飲店也增加了其他品種的牛肉。由於價格持續維持在高位,和牛的供給增加,供需趨緩。受牛犢的價格上漲影響,養殖和牛的農戶面臨著成本增加的狀況。如果和牛價格下跌,農戶的生産意願將降低,可能再次出現出貨量減少,價格上漲的情況。

   

       

  作為指標的東京市場A4級別和牛(去勢牛,加權平均)2019年4~10月的平均價格為2397日元/千克(約合人民幣154.17元),同比下降23%。

  

  日本自主培育的品種、脂肪較多的黑毛和牛方面,持續增加的訪日遊客消費量等構成支撐,最近幾年的價格為每千克2500日元左右(約合人民幣160.8元),保持在歷史最高位。 

    

  不過,由於價格太高,日本國內的消費不振。畜産相關人士表示,「已經不是普通家庭承受得起的價格」。東京都內某超市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如今的和牛價格是店舖方面勉勉強強可以承受的水準」。即使是在富裕階層較多的百貨店,「購買高價和牛的也基本上都是中國人」(採購負責人)。

  

和牛肉

      

  批發商表示,「2~3年前批發商和超市還能忍痛購買,但是現在卻接受不了高昂的價格,正在減少採購」。批發商和超市正在增加採購和牛與奶牛的雜交牛,用來代替和牛。與和牛相比,雜交牛的價格便宜3成左右,脂肪含量適中,很受歡迎。批發商表示,「主要客戶超市方面正在轉為採購雜交牛」。

   

  此外,消費者的喜好發生變化也成為原因之一。伴隨著養殖農戶的努力和品種改良,成交價高的最高級別「A5」黑毛和牛的比例逐年上升。2018年度和牛(去勢牛)中,A5級別佔41%、首次超過A4(38%)。

     


       

  不過,最近選擇瘦肉的消費者出現增加,脂肪較多的牛肉與消費者的嗜好背道而馳。東京都內的一家高檔烤肉店表示,「點霜降牛肉的消費者正在減少」。

   

  脂肪較多的牛肉增多、稀有性降低似乎也成為消費不振的原因之一。

   

  一方面和牛消費放緩,另一方面和牛的出欄頭數卻持續增加。曾經農戶減少、和牛的出欄頭數減少是近年來和牛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但由於最近價格持續走高,農戶的生産意願增強。

   

  日本政府也為了強化生産基礎,對農戶提供支援。結果,2019年4~10月的屠宰頭數(和牛、去勢牛)為12.1萬頭,比上年同期增加2%。

   

  如果和牛價格下降,養殖和牛的農戶的收入很可能減少。一方面,生産成本卻出現增加。據日本農畜産業振興機構統計,2018年度黑毛和牛的牛犢均價為1頭76.6萬日元(約合人民幣4.93萬元),比5年前上漲了34%。岩手縣的養殖農戶表示,「出欄1頭只能獲得約5萬日元的利潤。如果牛的評等不好,有時甚至會虧損」。

   

  如果和牛價格持續下跌,農戶減少,和牛的出欄頭數很可能再次轉為減少。中日兩國政府日前就推進重啟日本牛肉對華出口相關程式達成協定,日本國內期待這將推動日本的牛肉出口。從長期來看,如果和牛的生産基礎弱化,不僅出口將放緩,還可能陷入日本國內和牛價格再次上漲、消費減少的惡性循環。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