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時代,跨性別模特開始活躍

2022/03/01


      隨著多樣性(Diversity)的提升和對LGBTQ(性少數群體)的理解加深,超越性別差異活躍在時裝和美容領域的人才越來越多。以前有男女之分的商品和服務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同時企業方面起用無性別意識的模特和代言人的例子也越來越多。圍繞男子氣和女人味,以往的固有觀念受到強烈衝擊。

 

(左)在慶應大學讀研究生時期宣稱自己是變性人的莎莉楓

(右)活躍在日本的中國出身男模特馮家豪

  

      日本大型美容美發企業「田谷」本年度起用莎莉楓(真名:畑島楓)擔任「SDGs(可持續發展目標)大使」。雖然莎莉楓出生時是男孩,但她後來發現自己的身心性別不一致,於是在慶應大學就讀研究生時期公開表示「自己是與出生時性別不同的變性人(Transgender)」。現在,莎莉楓在一家大型設計事務所擔任建築設計師,同時還以模特和評論員的身份,致力於加深社會對LGBTQ群體的理解。

 

      2021年6月,紀錄片《以兒子的身份變成女人》(息子のままで、女子になる,導演:杉岡太樹)上映後引發熱門話題,該影片呈現了莎莉楓的成長經歷以及參加變性人選美大賽的故事。她還參演了潘婷(Pantene)以LGBTQ和就職活動為主題的宣傳廣告等。

  

無性別婚紗(2021年12月,Anteprima)

  

      莎莉楓説:「世上有一些人擁有多種多樣的想法和感受性。雖然社會正在慢慢理解變性人,但還是有不少誤解。希望能夠通過分享自己的經驗和意見來改變社會的認知」。田谷公司的社長保科匡邦也聲援説:「希望能夠實現包容LGBTQ等多種價值觀的多樣性社會」。


 

      出身於中國廣東省的馮家豪是活躍在日本的男性時裝模特。他的特點是及腰長髮和「女性化」的裝扮,參加了迅銷旗下品牌GU的時裝秀並參演了資生堂的染髮劑廣告。

 

      2017年,在廣東嶺南師範學院學習日語的馮家豪作為交換留學生來到日本。他原本就十分喜歡哥特式、洛麗塔等日本街頭時裝穿搭風格,來到日本之後掌握了無性別穿搭的訣竅。馮家豪目前在其所屬的日本模特事務所工作,私下裏還會穿戴上流行女裝和飾品,享受獨特裝扮的樂趣。

 

      説起夢想,他表示不想被固定的性別框架束縛,能夠自由表現自己的風格,這就是時裝的魅力。將來打算以模特身份在歐美和亞洲等海外地區開展活動。

   

展示裙裝穿搭的優太郎(2021年9月,GU發佈會)

  

      日本演員兼模特優太郎也在實踐著無性別時裝穿搭,平時就很愛穿裙子。2021年秋季被GU起用,擔任廣告宣傳活動的新代言人,在商品發佈會上展示了針織毛衣搭配裙子的穿搭方案。

 

      優太郎過去曾在二手衣商店當過店員,他獨具個性的穿搭風格吸引了很多年輕人的關注。他説:「經常有人説我很中性,但如果穿裙子的男生增加,社會上能夠出現更多自由靈活的時裝穿搭,我會更加開心」。

 

      在巴黎、米蘭、紐約、倫敦等歐美模特界,作為向社會傳遞的資訊,與保護環境和愛護動物一樣,呼籲提升多樣性和理解LGBTQ也成為一大趨勢。不分男女的設計和商品不斷增加,起用中性氣質的模特和變性人表演時裝秀和參演廣告的例子也不在少數。

   

2021年11月出現在GUCCI(古馳)時裝秀上的無性別時裝設計(Kevin Tachman攝影)

  

      著名時尚雜誌美國版《VOGUE》去年首次將跨性別超模(Ariel Nicholson)刊登在了封面上。除《VOGUE》》外,《Cosmopolitan》、《ELLE》等多家雜誌也刊登了跨性別模特的特別報道。

 

      關於模特界發生這種現象的背景原因,《WWD Japan》總編村上要指出,「隨著SNS(社交網站)的普及,可能消費者已經習慣個性化的表現,並開始對周圍人按照固有觀念片面斷定性別、種族、年齡、體形等産生違和感」。也就是説,跨性別模特作為個性化表現的實踐者,受到了社會的關注。

 

      雖然可能褒貶不一,但隨著一些習慣和固有禁忌被打破,人們的穿著打扮正在朝著更加自由、多樣化的方向發展。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小林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