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優衣庫」的迅銷時隔2年再創利潤新高

2022/04/15


      4月14日,運營優衣庫的迅銷發佈2021年9月~2022年2月合併財報(國際會計準則),顯示最終盈利情況的凈利潤同比增長39%,達到1468億日元,時隔2年創出歷史新高。不斷從新冠疫情中復甦的歐美等市場表現強勁,抵消了日本和中國的下滑,但原材料價格走高等消極因素也不在少數。

   

迅銷會長兼社長柳井正(4月14日,東京都港區)

  

      銷售收入增長1%,增至1.2189萬億日元,營業利潤增長13%,增至1892億日元。由於日元貶值的影響,營業利潤被推高了約4.5%,但即使剔除這一影響,仍創出歷史新高。年分紅比此前預期增加40日元,定為560日元(上財年為480日元)。

 

      拉動利潤增長的是歐美和東南亞等的優衣庫業務。美國經濟重啟,個人消費復甦,搖粒絨和羽絨服等的銷售強勁。利用航空運輸不斷投放暢銷商品,減少了機會損失,同時加強宣傳商品價值的廣告,減少了降價銷售。

 

      關閉虧損店舖,調整現有門市的租金,降低經費。自2005年進駐美國以來,迅銷首次扭虧為盈。

 

      在歐洲市場,氣溫持續較低,羽絨服和羊絨衫等防寒服裝暢銷。加強對新用戶的行銷,客戶層也有所擴大。歐美業務的營業利潤約為200億日元,在3年裏增至約4.5倍,「盈利的支柱日趨多樣化」,迅銷董事岡崎健表示。

  

   

      即使在東南亞和大洋洲,由於疫情下的出行限制放開,外出需求增加。在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T恤衫和運動服裝等的銷量增長。東南亞和大洋洲業務的營業利潤達到歷史最高水準。

 


      另一方面,佔優衣庫業務銷售收入約4成的日本、佔比約3成的包括台灣和香港在內的「大中華區」表現低迷。

 

      日本除了受疫情「蔓延防止等重點措施」的影響,還缺乏暢銷商品,持續低於上年。日本國內優衣庫業務的銷售收入下降10%,營業利潤減少17%。

 

      中國也隨著奧密克戎疫情的蔓延,實施了出行限制,消費者的購買意願下降。庫存出現過剩,不得不降價銷售。

 

      此前的預期匯率定為1美元兌106日元,但出現日元兌美元大幅貶值,按日元計算的收益膨脹,也産生了影響。受益於強勁的歐美業務和日元貶值,抵消了日本和中國業務的下滑。

 

      在歐美消費復甦的東風之下,其他服裝企業的業績也在增長。擁有「ZARA」的西班牙Inditex抓住歐美的報復性消費需求,2021年11月~2022年1月的合併凈利潤猛增至上年同期的1.7倍。瑞典H&M的2021年12月~2022年2月最終損益也扭虧為盈。

 

      關於2022財年(截至2022年8月)全年預期,在日元貶值的推動下,金融收益將膨脹,迅銷認為凈利潤將同比增長12%,達到1900億日元,比此前預期提高150億日元。預計連續2年創出歷史新高。另一方面,營業利潤為增長8%的2700億日元,維持不變。雖然2021年9月~2022年2月的業績達成率為70%,但維持慎重看法是因為存在業務環境惡化的隱憂。

 

      從海外業務中規模最大的在華業務來看,自3月底開始上海市實施封控措施,迅銷目前關閉了上海全部94家店舖。對消費者心理的負面影響也令人擔憂,預計大中華區全年也將出現利潤大幅下降。

 

      此外,纖維等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也成為包袱。會長兼社長柳井正指出,「從日本的經濟局勢考慮,無法輕易提價」,他同時説「如果經深入思考之後迫不得已提價,要得到理解」。

 

      優衣庫在2014年秋冬季和2015年秋冬受到原料漲價和日元迅速貶值的影響,連續2年實施漲價,但出現了顧客流失。在2016年春夏不得不降價。

 

      優衣庫買入了約3年的外匯期貨合約,目前日元貶值對採購成本造成的影響有限。不過,如果日元貶值趨於長期化,也有可能對今後的戰略造成影響。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