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食品企業紛紛改用國産食材

2022/06/23


       受全球原料價格上漲和供應鏈混亂的影響,日本的零售、餐飲企業及食品生産商中接連出現了改為在日本國內採購食材或進行加工的動向。日本Chateraise正在把點心使用的黃油等換成國産産品。7-11也將便當等使用的部分雞肉由泰國産品換成了日本産品。其中也有日元匯率貶值導致進口商品的採購成本高漲的原因。今後日本國産食材的穩定採購等或將成為課題。

 

 

       Chateraise正在提高冰淇淋等使用的黃油和脫脂奶粉等乳原料的國産産品使用比例。2020年度的日本國産乳原料比例僅為3成左右,2021年度提高到了5成,2022年度打算提高到近8成。此前該公司主要使用從紐西蘭等地進口的原料。由於日元貶值和海運費用高漲等原因,紐西蘭産黃油的採購價格比去年上漲了3成左右。

 

       Chateraise認為,通過改用國産原料,每年有助於使採購成本改善12億日元左右。該公司計劃2022年內冰淇淋、蛋糕、銅鑼燒等約400種商品中的幾乎所有品種的價格都將保持不變,通過調整原料來降低製造成本。

 

       自4月起,7-11將便當等部分商品使用的雞肉換成了國産産品。此前一直使用從泰國進口的雞肉,但因新冠疫情下供應鏈出現混亂而缺貨,2021年秋季部分商品被迫停售,改用國産雞肉就是考慮到了這一點。該公司打算通過豐富采購來源地來實現穩定供應。還考慮在其他商品中使用更多的國産食材。

 

7-11的便當

 

       雞肉方面還出現了增加日本國內加工的動向。自2022財年(截至20233月)起,日冷食品(Nichirei)在子公司的日本國內工廠增加了冷凍雞肉加工産品的生産。原因是2021年泰國的生産基地由於疫情而無法確保人手,結果陷入了在日本銷售的新商品減少供應的狀態。

 

       此前,雞肉加工産品大部分在泰國及中國等海外生産,日冷打算今後提高日本國內的生産比例。設想運用生産雞肉加工産品等的關西工廠等,日冷的大櫛顯也社長充滿幹勁地表示,「能在日本國內生産的就在國內生産」。

 


 

       此外,日本企業也紛紛使用國産白米。日本大型牛肉飯連鎖吉野家從4月起停止混用美國産白米,只用日本國産白米。在九州經營熟食連鎖的Hirai也「基本上都換成了國産白米」(平井浩一郎社長)。過去該公司的咖哩飯及炒飯等每年要使用約300噸美國白米。

 

       由於主産地加利福尼亞州乾旱,2021年産的美國白米減少了大約2成,再加上海上運費暴漲及日元貶值美元升值,價格出現上漲。據日本農林水産省統計,20223月中標的美國産秈稻精米(中粒)的出售價格約為239日元(約合人民幣11.8元)/kg,同比高3成。這跟JA集團等銷售給白米批發商的2021年産白米的相對交易價格(5月份、精米、不含工資等因素)的所有品牌均價相當,與日本國産白米已經沒有很大差距。

 

       價格持續高漲的混合飼料領域也出現了摸索調整採購的動向。日本Primaham公司已開始嘗試將日本國內下屬企業運營的養豬場使用的飼料由進口小麥換成國産的飼料用白米。將在驗證成本優勢等以後考慮擴大。

 

       2020年度,日本的糧食自給率只有37%,大多依賴進口。2021年日本農林水産品的進口額為10.1755萬億日元,在過去近20年時間增加了4成。日本零售和餐飲企業過去從國外採購便宜的食材,提供低價商品。不過,由於疫情和俄羅斯進攻烏克蘭,供應鏈斷裂,很多觀點認為今後混亂仍將持續。

 

       把進口原料更換成國産原料時,也有很多情況下會導致成本上漲,但有觀點認為「考慮到受燃料價格上漲影響的物流費,國內外價格差距並不是很大」(大型零售企業)。而日本國內的農業從業人員最近5年減少了大約2成,老齡化也不斷加劇。建立能在日本國內穩定採購食材的體制也是日本面臨的課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