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純電動汽車的稀有金屬價格「退燒」

2018/11/14


  用於純電動汽車(EV)鋰離子電池的稀有金屬價格出現下跌。作為正極材料不可或缺的鈷的價格比5月高點下跌了2成,用於電解質等的鋰的價格下跌至年初的近一半。除了用戶削減用量和供給增加等因素外,還有不少聲音指出,中國等國家對純電動汽車市場的過度期待有所降溫。

      

     

  10月底,作為鈷價格指標的倫敦市場現貨價格為1磅33.5美元左右。而在4~5月時,1磅的價格高達44美元左右,猛漲至2年前的4倍左右。但是之後價格出現下跌,7月跌破了40美元。

            

  關於鋰電池的正極材料,由於鈷價格高漲,減少用量的動向在用戶中擴大,這成為價格下跌的原因之一。在原本的正極材料中,鎳、鈷、錳等的使用比例幾乎相同,但用戶現在把容易採購的鎳的比例提高至6成左右,把鈷和錳的比例降低至2成左右。  

    

  還有使用鋁取代錳作為正極材料的方式,在這種情況下,鎳佔8成,鈷和鋁各佔1成左右。金屬市場調查公司IR universe的社長棚町裕次預測,「鈷的供需緊張感消失,未來1年將徘徊在35美元以內的水準」。   

   

  在電極材料中,鋰的價格很便宜。2018年初,碳酸鋰在中國國內的現貨價格為1噸14.65萬元左右,10月中旬下跌至6.8萬元左右。目前為每噸8萬元左右。

      

  在鋰産量佔全球3成的智利,通常使用鹼水提取鋰,但這種生産方式需要近2年時間。由於認為供給跟不上需求,中國的礦産企業採用能夠在短時間內生産鋰的礦物提取法來增加産量。有進口貿易公司表示,結果「中國過度生産,供給過剩,導致價格下跌」。

   

上海市的特斯拉銷售店(資料圖)

     

  關於鈷和鋰價格下跌的原因,還有不少聲音指出,對純電動汽車短期內需求擴大的期待出現減退。基金等投資者的資金流入出現減少,此外實際用戶的採購熱潮也開始降溫。

        

  中國正在推進普及純電動汽車,但政府開始提高補貼門檻。棚町裕次指出,「不少廠商的車輛沒能滿足政府提出的續航里程要求。中國純電動汽車市場的擴大不及預期」。

            

  成長期待浮現陰雲的不僅僅是中國。美國特斯拉「Model 3」車型的産量低於計劃,達成生産目標的時間被一再推後。純電動汽車價格大幅高於汽油車,此外建設充電樁等也需要鉅額費用,在技術層面存在很大障礙。

    

  即使純電動汽車被認為在中長期必將成長,但在中美貿易摩擦擔憂升溫的背景下,有大型貿易公司表示,「越來越多觀點認為普及純電動汽車需要一些時間」。預計過熱感出現減退的稀有金屬行情將繼續徘徊在適當水準。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桝田大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