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期貨創半年來新高,熱錢在流入

2019/04/24


     原油價格正在上漲。因美國禁止進口伊朗原油,紐約原油期貨創下近半年來的最高值。委內瑞拉等政局動盪的産油國供應減少也帶來疊加效應,預測價格上漲的投機資金正在流入。川普政權雖然希望抑制原油價格上漲,但沙烏地阿拉伯等增加原油供應仍需時日。不透明感越來越顯著的國際局勢可能會推動原油價格進一步上漲。

  

     紐約的原油期貨在北京時間23日下午的盤後交易時段大幅上漲。一度上漲到1桶66.14美元,創下自去年10月底以來近半年的最高值。

 

伊朗的油田(REUTERS)

 

      主要原因是美國的禁運政策。川普政權4月22日宣佈,5月2日不再允許中國大陸、日本、南韓及台灣、印度、土耳其、義大利、希臘8個國家和地區享有可以進口伊朗産原油的特殊豁免權。繼續與伊朗交易的企業將受到美國政府的制裁,可能會禁止在美國市場開展業務。

  

      關於伊朗産原油,有分析認為中國日均進口約40萬桶,印度日均進口約30萬桶。兩國佔到伊朗原油出口的一半以上。中國反對美國實施的禁運措施,有可能會用中國製造的商品與伊朗原油進行「物物交換」,或者通過人民幣交易繼續進口。印度與沙烏地阿拉伯等多個産油國簽訂了增加進口量的協議。

  

      國際能源署(IEA)表示,3月伊朗原油出口量日均達到約110萬桶。所有國家停止進口後,需要尋找其他渠道採購相當於全球總需求1%的原油。

 

      最有實力彌補這一空缺的産油國是沙烏地阿拉伯。由於原油價格走低,正在主導1月開始的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與非成員國的減産協商。3月産量為日均982萬桶,實施了超出目標的減産。

 

       沙烏地阿拉伯剩餘産能為日均220萬桶,達到石油出口國組織整體剩餘能力的60%以上。該國的能源産業礦物資源部長法利赫表示,伊朗減少供應後,可以確保合適的供應量。主要産油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也有增産的空間。

   

      據估算,中東産油國的增産可以填補伊朗出口的減少。不過,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物資源機構首席經濟分析師野神隆之認為,即便決定增産,「運輸和精煉也需要數月時間,在夏季汽油需求高峰期之前極有可能供應短缺」。産油國委內瑞拉和敘利亞也因政局不穩,原油供應減少,目前還無法立即解決供給不足的狀況。

   

      全球經濟轉好、原油需求復甦的觀點也推動原油價格高漲。中國經濟減速放緩,市場上越來越多的聲音期待中美貿易談判取得進展。以原油供應緊張為題材,投資資金也活躍起來。在紐約市場,投機人士的原油期貨買超額達到5.15億桶 ,創下半年來的新高。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後藤達也 紐約、高倉萬紀子 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