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玉米價格急跌 美國庫存增加

2019/09/10


  國際玉米價格行情大幅下滑,自6月起跌幅已經超過2成。除了最大出口國美國的庫存充足之外,還因為南美國家巴西和阿根廷由於玉米豐收和本國貨幣貶值而加強了出口攻勢。巴西8月的玉米出口量創下歷史新高。如果價格持續走低,還可能拉低飼料等穀物産品的日本國內價格,或將有助於農戶降低生産成本。

  

  作為玉米價格指標的美國芝加哥期貨(近期合約)9月6日為每蒲式耳3.4美元多。比上個月下滑1成,為5月以來4個月裏的最低價格。

  

   

  玉米價格行情在6月中旬達到4.5美元多,創下5年來的最高值。不過,受中國等地「非洲豬瘟」蔓延的影響,飼料需求減少,同時美國産地氣候惡化的擔憂消減。此外,巴西和阿根廷的出口增加也進一步造成供過於求的感覺。

  

  在南美,從7月開始玉米出口量增加。巴西8月出口量約為765萬噸,達到上年同期的2.6倍。單月出口量超過700萬噸尚屬首次,主要被認為面向南韓、台灣等亞洲市場的出貨量增加。也有觀點認為,因「邊境牆」問題與美國對立的墨西哥增加巴西産玉米的進口量,對美國進行了牽制。

 

   

  巴西受惠於播種面積擴大和産地風調雨順,2018~2019年度玉米大豐收。另外,加緊振興經濟的博索納羅政權通過降息,使巴西貨幣里爾兌美元貶值,提高了出口競爭力。玉米以美元計價進行交易,如果里爾持續貶值,農戶收入會提高,出口量容易增加。

  

  美國農業部表示,巴西2018~2019年度玉米産量約為1億噸,僅次於美國和中國,排名全球第3。巴西的出口量佔到整體的2成,影響較大。

     


      

  與巴西一樣,在出口市場上佔到2成的阿根廷也積極進行出口。在該國預定10月舉行的總統大選中,左派在野黨候選人有可能勝出,阿根廷貨幣披索兌美元急速下滑。與巴西一樣,出口競爭力不斷提高。很多觀點認為,「巴西和阿根廷的出口量今後仍會持續增加」。

      

  佔到全球出口量3成的美國的庫存也十分充足。2018~2019年度期末庫存預計比上年去多出1成,達到約6千萬噸,「創下約30年來的最高水準」(伊藤忠商事旗下Food Management Support公司的本部長服部秀城)。

 

美國中西部的玉米地

    

  美國今年春季因雨期過長等原因播種推遲,預計從秋季開始收穫的2019~2020年度玉米産量會減少。不過,這被南美出口量增加抵消,沒有被看做是價格堅挺的材料。美國農戶考慮到未來行情會走低,如果增加玉米銷售,將進一步拉低行情。有聲音指出,「到年底存在低於3.3美元的可能性」。

     

  玉米等穀物的國際行情和日本國內的飼料、食用油的交易價格息息相關。日本全國農業協同組合聯合會(JA全農)受副原料大豆豆粕價格下滑和日元升值的影響,在7~9月連續兩個季度降低了複合飼料的出貨價格。主原料玉米的價格如果持續走低,可能會影響日本10~12月的飼料價格。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