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澳洲牛肉可能湧入日本,原因和中國有關

2020/02/19


  新型肺炎疫情仍看不到結束的跡象,全球的食品流通可能發生變化。如果巨大的中國市場消費不振、通關和物流的停滯走向長期化,一直以來被中國吸收的食品將流向其他國家。在日本,澳大利亞産牛肉的流入增加引人注目。對於餐飲和消費者來説,將享受到價格降低的好處,但日本國內的牛肉生産者則提高了警惕。

   

   

  據美國農業部統計,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牛肉進口國,2018年的牛肉進口量是日本的1.7倍。中國的牛肉消費量為791萬噸,5年時間擴大至1.2倍。其中8成來自國內生産,2成依賴進口。中國的牛肉進口量和5年前相比擴大至3.6倍。

   

  一直在應對中國牛肉需求增長的是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對中國的牛肉出口量在最近5年增至2.4倍,年出口量達30萬噸。一方面,對日本的出口量則減少2%至28萬噸,澳大利亞牛肉的最大出口對象國從日本變成中國。日本使用澳大利亞産牛肉製作漢堡等食品,不過「近年來出現日本的採購量不及中國的情況」(日本農林水産省食肉雞卵課)。

  

在日本銷售的澳大利亞産牛肉

   

  但是,如果新型肺炎導致中國的牛肉需求減少,澳大利亞産牛肉將無處可去。日本農林水産省的幹部指出,「澳大利亞可能把無法賣給中國的牛肉以低價賣到日本」。

   

  澳大利亞遭遇了嚴重的乾旱,牛肉的供應量增長放緩。但是,如果中國的新型肺炎影響愈發嚴重,多餘的澳大利亞産牛肉很可能流向日本市場。有大型商社指出,「雖然眼下澳大利亞産牛肉還沒有源源不斷地湧向日本,但是將密切關注今後的情況」。

  


     

  中國除了牛肉外,還從海外大量進口飼料、製作食用油的大豆、加工食品以及葡萄酒等。如果中國經濟愈發低迷,這些商品的市場價格也很可能下降。

     

  對於牛肉,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存在設置緊急進口限制,防止進口量激增導致國內市場價格下降的機制。但對日本來説,作為緊急進口限制啟動標準的進口上限除了澳大利亞産牛肉,還包括美國産牛肉,美國退出TPP後也未進行調整,所以上限水準很高。

   

  實際上,在日本啟動緊急進口限制的2019年度,進口量上限約為60萬噸。不過從2019年4月到2020年1月這10個月日本的累計進口量僅為32萬噸。日本農林水産省的幹部認為,「今後,如果導致國內畜産品的價格下降,將成為大問題」。今後要求調整緊急進口限制上限水準的聲音在日本可能出現增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