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內豬肉、雞肉供給過剩致價格大跌
2020/02/14
在日本,受到暖冬的影響,豬肉和雞肉價格正在下降。在日本冬季,用於火鍋的豬肉和雞肉消費增加是以往的慣例,但今年由於創紀錄的暖冬影響,需求低迷。在超市,銷售額正在下降,2月上旬的批發價比上年同期下降6~12%。在需求放緩的同時,雞由於産地的設備投資取得進展,飼養數量增加。而豬則因溫暖氣候而生長良好,産量也在增加。今後如果維持溫暖的天氣,行情或將面臨上漲乏力。
![]() |
日本國內超市的肉類貨架(資料) |
用於雞肉汆鍋和雞肉丸子等的雞肉(東京市場、腿肉)的2月上旬批發價為每公斤606日元(約合人民幣38.5元)左右,比上年同期下降6.8%。日本人經常用於涮鍋的豬肉(東京市場、高級品)為每公斤440日元(約合人民幣30元)左右,降價11.8%。
暖冬導致火鍋需求疲軟。在東京圈的超市,1月雞腿肉的銷售額比上年同月減少6%。豬肉片也減少4%。另一家超市的負責人表示,「由於(商家)在冬季增加火鍋食材,配合季節進行採購,因此暖冬令人為難」。
一方面,和牛(A4、去勢)除了季節因素之外,還受最近數年的價格上漲影響,銷售放緩,每公斤降至2200日元(約合人民幣140元)左右,比上年同期下降12%。
雞肉由於産地的設備投資取得進展,産量正逐年增加。據日本農畜産業振興機構統計,2019年12月雞肉産量達到15萬2000噸,比上年同月增長3.3%。2019年度的産量也持續高於此前創出新高的2018年度。
生産者受約3年前的價格上漲推動,展開設備投資,增加了産量。最近産量大幅超過需求,批發價正在下降。
日本食品企業的雞肉採購負責人感到傷腦筋,表示「如今就算天氣變冷也晚了」。再加上最近數年維持創出歷史新高的生産,「庫存過剩。下一年度的採購談判正以各食品公司減少購買的方向推進」。
不過,生産者的抵制情緒強烈,談判似乎陷入僵局。由於2021年以後仍持續增産傾向的前景,供應過剩局面的改變依然遙遠。
此外,豬肉也受暖冬影響,來自涮鍋等的需求下降,消費低迷。流通業者表示,「豬在寒冷時,變得不太愛吃食,但氣溫為15度左右,非常適宜,食量很大」。由於維持溫暖的天氣,豬的生長變得更快,供給一度增加。由於豬的供貨提前,還有聲音表示「2月底前後供貨頭數將減少,行情或將上升」(畜産相關人士)。
此外,還存在被進口産品擠壓的一面。日本財務省的貿易統計顯示,2019年的豬肉進口量為95萬8963噸,比上年增加3.7%。2019年還受消費稅增稅影響,低價的進口産品在超市很受歡迎。
如果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擴大導致在外就餐減少,在超市的消費有可能增加。此外,在中國感染正在擴大的非洲豬熱(ASF)也不容忽視。
日本國內的豬肉價格徘徊在低點附近,但歐洲産等的進口豬肉價格因中國的「爆買」而上漲。如果低價的進口豬肉進一步上漲,有可能波及日本國産豬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