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物流的海上運費漲至6倍
2021/09/22
新冠疫情再擴大導致的物流網混亂日趨長期化。在美國,海運的要衝充滿等待入港的貨櫃船,而在中國每當港口和機場發現感染者,物流就會停滯。由於需求增長和勞動力短缺,中國發往美國的貨櫃運費漲至新冠疫情危機前的6倍以上。運費上漲和貨物運輸停滯導致的機會損失有可能成為企業盈利和世界經濟的絆腳石。
60艘輪船等待入港
在承擔美國海上運輸約4成的西部加利福尼亞州的洛杉磯港和長灘(Long Beach)港,截至9月15日,有60艘貨櫃船無法入港,停泊在海上。等待天數平均為8.5天,卸貨後由於卡車和鐵路的運輸能力緊張,服裝、傢具和雜貨等貨物被留置近2周時間。
![]() |
中國也出現混亂。以航空為例,8月上旬由於上海浦東機場發現員工感染,從該機場起降的貨運航班被迫停運,目前貨物仍在增加。即使是運輸傢具、雜貨和食品等的貨櫃船,也受入境口員工被發現感染導致5月中國最大的鹽田港關閉、8月寧波港部分關閉的影響。
中美兩大物流要衝出現混亂,背景是新冠疫情影響以及其後的經濟活動迅速恢復。美國洛杉磯和長灘兩港的1~8月進口貨物量比上年同期增長約3成。
洛杉磯港的執行董事吉恩·塞羅卡(Gene Seroka)表示,「已將處理能力提高至極限,但貨物已經充滿約18萬平方米的倉庫」。美國調查公司Descartes Datamyne統計顯示,8月亞洲發往美國的海運貨櫃運輸量約為182萬個(按20英呎貨櫃計算),比創出歷史新高的上年同月增加9%。
另一方面,貨櫃船的供給量短缺,中國上海發往洛杉磯的20英呎貨櫃運費7月達到平均9240美元,漲至上年同月的4倍。與新冠疫情前相比,達到6倍以上的水準。發往紐約的運費也上漲至危機前的近5倍的水準。
這種物流環境還在波及企業的行動。其一是供應鏈混亂導致的生産和銷售的停止。在日本企業中,馬自達因零部件供給遲緩而停止工廠運作。麒麟控股旗下的Mercian日前宣佈,9月上旬起分階段暫停葡萄酒的部分商品的銷售。由於貨櫃船的運輸空間不足,採取海上運輸的來自北美的原料用葡萄酒的進口陷入停滯。
出現轉嫁成本的趨勢
轉嫁物流費上漲的趨勢不斷湧現。日用品大型企業美國寶鹼(P&G)9月將洗滌劑和清掃用品的批發價格提高了約10%。該企業高管表示加上海上運費,「美國國內的卡車運輸成本上漲了25%」。
8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比上年同月提高5.3%,自1990年代以後首次連續4個月創出5%以上的增速。不僅是因全球半導體短缺影響而持續減産的汽車,家電和傢具也上漲了近10%。在過去數年持續下跌的電視也出現13%這一高增長。
美國評等機構惠譽評等(Fitch Ratings)的經濟學家指出,「供應鏈的成本上升在程度和時間上都遠遠超過今年春季的預期」。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在9月的美國經濟形勢報告褐皮書中提出,「若干地區的企業預測今後數個月出現銷售價格大幅上升」。
物流的混亂有可能對10月到來的中國國慶節大型長假前的需求、美國耶誕節和年底商戰産生影響。美國流通大型企業沃爾瑪、家得寶(The Home Depot)和傢具製造銷售大型企業宜家採取了自主確保船隻,構建海上物流供應鏈的行動。
![]() |
洛杉磯港(資料圖,Reuters) |
但是,很多企業無法這樣自主進行採購。美國玩具協會統計顯示,在美國銷售的每年30億個玩具的85%是來自中國的進口産品。該協會的執行副總裁Ed Desmond向消費者呼籲:「如果想趕在耶誕節收貨,請現在馬上購買」。
熟悉海運作情的日本拓殖大學教授松田琢磨分析指出:「變異病毒疫情擴大等新冠疫情已成為物流的瓶頸,至少在春節之前,目前的運費水準或許不會明顯下降」。很多觀點認為航空及海上運費上漲、對年底商戰造成直接打擊的物流混亂將持續至2022年,這種情況長期化有可能進一步成為世界經濟復甦的沉重負擔。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中山修志 紐約、後藤達也、嶋田航斗、川上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