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疫情為起點的通膨或在全球加劇
2021/04/13
越來越多觀點認為今年春季通貨膨脹將在全球範圍內加劇。美國4月13日公佈的3月物價漲幅或1年零1個月來首次超過2%。1年前新冠疫情蔓延時,物價上漲速度減緩,這一同比的反作用與鉅額經濟對策帶來的需求增加等結構性因素重疊在一起形成了目前的狀況。如果經濟過熱的擔憂加劇,金融寬鬆政策將有可能被修正。
英國調查公司路孚特(Refinitiv)的市場預測統計顯示,3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比上年同期上漲2.4%。漲幅達到1年零2個月來的最高值。很多人預測認為,4~6月將超過3%。
疫情前的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漲幅普遍為2%以上。但在疫情開始蔓延的2020年3月降至1.5%,4月降至0.3%,5月進一步降至0.1%。原因是除了生活必需品等之外,其他需求蒸發。原油價格也出現暴跌。
受這一反作用的影響,短時間將處於同比上年的數據容易出現上升的局面。歐洲和日本同樣存在這種傾向。3月,估計歐洲1年零1個月來首次達到1%以上,一直徘徊在負值範圍內的日本的減幅也將收窄。
美國經濟比歐洲和日本提前復甦的期待擴大,物價上漲也十分突出。美國於3月敲定了1.9萬億美元的經濟對策,並開始提供現金補貼等家庭援助。加上疫苗普及,很多人認為隨著就業機會的回暖,消費也會急劇增加。
汽油價格逼近每加侖3美元,高於疫情前的水準。由於汽車半導體不足等供應受限,二手車價格也上漲。美國勞工部4月9日發佈的3月批發物價指數上漲4.2%。漲幅達到9年半來最高。如果轉嫁到下游,將會進一步推高消費者物價。
美國總統拜登(REUTERS) |
與較早恢復了經濟的中國相比,美國的物價上漲也非常明顯。中國國家統計局4月9日公佈的3月份消費者物價漲幅為0.4%,3個月來首次轉為上漲。收入差距巨大的中國難以採取發放生活補貼的政策,需求拉動的物價上漲也暫時難以出現。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