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屬供應短缺持續到2030年?
2022/09/20
不少觀點警惕地認為,脫碳引發的物價高漲即「綠色通貨膨脹」將會長期化。並不僅僅是排斥俄羅斯和資源短缺的兩難狀態。有分析認為,向可再生能源和純電動汽車(EV)轉型的動向將會持續,鋁、銅、鋰等有色金屬的供應短缺現象直到2030年都無法解除。在通貨膨脹壓力加大的情況下,維持脫碳這一理想的難度加大。
在西班牙巴塞隆納一家五星級酒店的一角,某大型資源企業的交易人向住友商事輕金屬事業部的宮地泰史表示:「我們會繼續購買俄羅斯産資源」。大型資源企業和商社的有色金屬相關負責人目前都對各國購買俄羅斯産資源的動向十分敏感。
![]() |
在當地舉行的全球最大規模的鋁國際會議於9月15日閉幕。這是3年來首次以面對面方式舉辦,此次會議也成了為簽署2023年供應合同而啟動談判的平臺。
從教條主義來説,應該排斥俄羅斯生産的資源。但現實情況是「很多需求者都認為,如果有脫碳等理由,會繼續交易」(宮地)。在俄羅斯大型煉鋁企業RUSAL(俄羅斯鋁業公司)的日本法人擔任社長的村上步透露:「對環保採取積極態度的企業都已開始更新合同」。
重量較輕的鋁是純電動汽車不可缺少的材料,在太陽能發電等方面的用途也很廣泛。預計鋁需求將以3%以上的年率增長。如果以脫碳為目標,就只能購買俄羅斯生産的鋁。
如果要購買用水力發電等可再生能源電力製造的「綠色鋁」,情況更是如此。除俄羅斯外,能用水電大量生産鋁的只有馬來西亞等極少數國家。
供求緊張遲早會導致價格上漲。鋁長期期貨印證了這一觀點。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不僅有作為國際指標的3個月期貨,還有5年後的期貨上市。目前,近期合約和2027年9月合約的價格差急劇擴大,截至9月16日,5年期貨合約比近期合約高出400美元以上。
![]() |
脫碳需求方面,銅也一樣強烈。
中國甘肅省玉門市是昔日絲綢之路的要衝。在該市的郊外,大型國有企業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石油)已開始動工建設大規模光伏發電設施。據稱,該設施可以滿足20萬戶家庭的用電需求。
中國領導層提出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眼下由於石油和天然氣價格上漲而增加煤的産量,同時還大規模開發太陽能和風電。僅在甘肅省就與敦煌市及國有企業一起開展多個項目。把電力輸送到嚴重缺電的東部沿海地區,當然也産生龐大的電線需求。
根據美國高盛的數據,中國上半年的銅需求同比增長約4%。由於各地接連採取封城措施,面向建築的需求下降,但脫碳需求填補了空白。
![]() |
(資料圖) |
由於需求緊張,純電動汽車的電池原材料價格顯著上漲。根據英國調查公司安吉斯媒體的統計,正極材料所用的鋰的價格時隔5個半月再創新高,從歷史上來看也處於最高價位。
問題是供應趕不上需求的擴大。礦山開發需求時間,可開採高品質礦石的礦山在不斷減少。礦山大都在非洲等政治風險高的國家,即便是大型資源企業,也很難輕易做出新開發的決定。
還有研究表明,要想實現《巴黎協定》提出的將全球平均氣溫較前工業化時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內的目標,大部分有色金屬都將陷入供應短缺。比利時的天主教魯汶大學調查了2030年之前的資源需求動向。
鋰的生産在2030年之前即便增長3倍也滿足不了需求的一半。隨著冶煉方式的技術革新等,供應可以增加近6倍,但也仍會短缺。鋁、鎳也將持續供應不足。銅如果進行技術革新,勉強能實現供需平衡,但大型礦山開發睏難,「實際上無法滿足需求」(天主教魯汶大學)。
![]() |
脫碳帶來的資源價格上漲使得通貨膨脹加劇。據與氣候變化風險相關的金融監管網路(NGFS)的數據,為實現《巴黎協定》而開展的脫碳化將導致日美歐2020年代後期的通貨膨脹率上升近1%。該預測還未納入烏克蘭危機的影響,實際通貨膨脹率很可能更高。
有觀點認為「在通貨膨脹局面下脫碳的速度不得不降下來」(住友商事全球研究的首席經濟學家本間隆行)。不過歐美和中國仍在高舉脫碳的大旗。如果有色金屬産量沒有革命性提升,沒有能大幅減少使用量的創新,「綠色通貨膨脹」將繼續成為世界經濟長期停滯的一個因素。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川路洋助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