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宗商品跌回俄烏衝突前

2022/09/28


      原油和金屬等國際大宗商品的下跌正變得明顯。顯示綜合價格波動的路孚特/核心大宗商品CRB指數(Refinitiv Core Commodity CRB指數)已跌至2月下旬俄羅斯進攻烏克蘭之前的水準。因為有越來越多的觀點認為,為了遏制高通貨膨脹,各國央行的積極加息導致商品需求低迷。投機資金將加速流出,主要商品期貨的凈買入量相比近期頂峰減少一半。國際商品敏感地體現出實際需求,正在以強烈預測全球經濟衰退的形式遭到拋售。

   

   

      9月26日的CRB指數為264,跌至2月18日以來的最低水準。與近期高點的6月上旬相比下跌2成。作為指數代表性構成品類的WTI(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原油期貨近期合約同一天跌至每桶76.71美元,創出1月上旬以來的新低。在俄烏衝突後的3月上旬,一度漲至130美元左右,但目前比頂點下跌4成。

 

      被用於廣泛産業的有色金屬也相繼創出新低。從英國倫敦金屬交易所(LME)3個月期貨收盤價來看,鋁創出約1年零7個月以來的新低,鉛創出1年零11個月以來新低。此外,被稱為「銅博士」(Doctor Copper)的銅目前也逼近7月中旬創出的年初以來新低。俄烏衝突後一度上漲的小麥和玉米目前回到衝突前的水準。黃金的紐約期貨(交易最活躍的結算月)26日一度跌至每盎司約1620美元,創出2020年4月上旬以來、時隔約2年的新低。

  

原油需求減少的隱憂增強(Reuters)

   

      背景是主要國家的大幅加息。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9月21日啟動0.75%加息,並在此基礎上預測2022年10~12月美國實際增長率幾乎為0%。為了應對物價的快速上漲,歐元區和新興市場國家維持大幅加息的可能性日趨加大。


 

      大幅加息導致美歐經濟冷卻的可能性很高,由於企業的生産活動停滯,國際商品需求下滑這一隱憂也正在加強。涉足有色金屬的日本貿易商的負責人表示,「加上電力價格的上漲,歐洲(對需求)基本不存在樂觀看法。亞洲則更加糟糕」。中國曾被期待拉動全球經濟增長,但世界銀行9月26日將中國2022年增長率預期下調至2.8%,相比此前預期(5%)大幅下調。

 

      美元升值也將打擊大宗商品行情。顯示美元兌主要貨幣綜合強弱的「美元指數」26日一度達到114.4~114.6,創出2002年以來、時隔約20年的新高。美元升值將將加劇按美元計價交易的國際商品整體估值偏高,成為打擊需求的因素。

   

   

      除了這種情況之外,股市和債券同時下跌,對沖基金等的風險容忍度下降,投機資金將從商品市場流出。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統計顯示,在美國市場上市的原油和玉米等10個主要品類的投機資金凈買入量截至9月20日為71萬手(手為交易單位),與近期最多的3月中旬相比減少一半。野村證券的大越龍文指出,「商品市場以加息為轉捩點,正在遭遇需求減少、美元升值和資金流出的三重打擊(triple punch)」。

 

      目前,雖然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明顯下跌,但與上年相比仍高居不下的品類也很多。玉米比1年前高出3成,市場依然對今後的收成惡化保持警惕。歐洲的天然氣價格與8月的歷史新高相比下跌5成,但俄羅斯停止天然氣供應的隱憂並未消失,價格仍比上年高出2倍。到冬季,大宗商品價格依然存在再次加強漲勢、全球通貨膨脹壓力再次提高的風險。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浜美佐 川路洋助 山本裕二 堀尾宗正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