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漲、油價跌背後是世界經濟的迷茫
2022/09/07
志田富雄:2021年秋季,歐洲的天然氣上漲將喚起石油替代需求這一看法成為推高原油價格的原因之一。2022年天然氣價格加速上漲,而原油價格則從高點步入調整態勢。9月5日召開會議的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合作夥伴(OPEC+)已決定重新減産。這一溫差源自市場環境的變化。
![]() |
美國彭博社8月22日報導稱,沙烏地阿拉伯的能源部長阿布杜勒-阿齊茲暗示了産油國啟動原油減産的可能性。據稱,對於期貨市場的流動性下降、行情波動加大並偏離供求的情況,沙特感到不滿。
期貨市場流動性下降的原因不僅是利率上升和經濟隱憂。顯示資金流入規模的期貨的持倉,在行情上升局面下也呈現減少態勢。從美國原油期貨來看,對沖基金等的空頭持倉比新冠疫情加劇之前的2020年3月上旬的峰值減少一半。
新冠疫情和烏克蘭危機導致行情驟變,在期貨交易中,支付追加保證金和遭受鉅額損失的風險提高。住友商事全球調查的本間隆行表示,機構投資者「不得不意識到對上漲的穀物和能源的投資遭遇估值下調的風險」。
不過,原油行情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供求變化。即使存在低於生産目標的情況,在過去1年裏,歐佩克+的增産(減産縮小)也取得進展。美國的産量最近4周平均超過每日1200萬桶,比1年前增加了約70萬桶。
![]() |
汽油漲價等抑制消費,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基調的改變也將拖累需求復甦。日本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産資源機構(JOGMEC)的野神隆之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等的統計預測稱,10~12月原油供求將出現每日46萬桶的供應過剩,相比去年同期(短缺279萬桶)明顯改變。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