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大宗商品 > 銅的高價或持續10年,成為脫碳障礙

銅的高價或持續10年,成為脫碳障礙

2022/05/17

PRINT

脫碳經濟

       長期的銅期貨價格正在上漲。10年期達到每噸9000美元左右,這意味著與近期合約相同水準的高價將持續至2032年。原因是脫碳化導致需求增加,而供應很可能跟不上需求。純電動汽車(EV)和光伏發電裝置的生産離不開銅,而缺口被認為達到所需數量的2成。長期高價所體現出的銅短缺正在成為脫碳化的主要障礙。

 

 

       作為銅價的國際指標,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3個月銅期貨在20223月一度創出每噸10845美元的最高價。主要原因是俄羅斯進攻烏克蘭導致的供應短缺隱憂,而在局部受到關注的是,就連能在LME交易的最長期期貨10年期(2032年)價格也漲至1萬美元。

 

       通常情況下,銅的長期期貨交易僅限於參與長期生産項目的礦山公司等,價格不像短期期貨那樣劇烈波動。很多時候即使暫時性的原因導致近期合約價格上漲,長期期貨的價格也仍然較低。在3個月期貨創出1萬美元高點的20112月,10年期貨價格僅為7000美元左右。但在3個月期貨創出最高價的今年3月下旬以後,接連出現10年期貨突破1萬美元的交易日。目前10年期貨也處在與3個月期貨相同的高點附近。

 

       長期期貨罕見持續高企,與俄烏衝突無關,而是顯示出市場已在考慮長期的供不應求。背景是力爭將全球氣溫較工業革命前的上升幅度控制在1.5度的巴黎協定。要達成目標,可再生能源和純電動汽車等的普及成為關鍵,需要以銅為代表的多種金屬。美國高盛的推算顯示,2030年純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等綠色用途的銅需求將膨脹至20213.8倍。

 

       然而,目前尚看不到供應能滿足這種擴大的需求的頭緒。據國際能源署(IEA)預計,包括達成巴黎協定的目標在內,全球的銅需求量到2030年將達到每年2510萬噸。目前正在運作或建設的銅礦山的年供應量截至2030年僅為1960萬噸。

 

       在今後約10年裏,每年需新增供應550萬噸,相當於所需數量的約2成,但最近1年幾乎沒有突出的新增礦山開發。這是因為所需的開發投資額激增,即使是目前的銅價也難以找到有利可圖的項目。

 

 

       銅礦床的分佈並不均勻。住友金屬礦山的資源事業本部長佐藤涼一表示,「交通方便、礦石內銅含量高等條件優良的礦床已開發殆盡」。目前,基礎設施不完善的偏遠地區和南美安第斯山脈海拔4000米級的高地等難度較大地區的開發正在增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8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3
投票總數: 11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