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退出《巴黎協定》是主動讓位中國

2017/07/24


  美國總統川普宣佈退出《巴黎協定》已經1個月有餘。全球向低碳經濟前進的潮流沒有改變。全球以美國退出為前提已開始行動。

 

   「中國將信守承諾」,6月27日在遼寧省大連市舉行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強調中國將繼續參與《巴黎協定》。作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中國開始以前所未有的認真態度致力於地球變暖對策。主要措施之一就是關閉二氧化碳排放量較多的設施。

 

  關閉黑鋼廠

 

  在被稱為「鋼鐵之都」的河北省唐山市小屯村,生産劣質鋼材的40家黑鋼廠全部被查封。中國全國的黑鋼廠很多都在6月底前被查封。火電站也陸續被關閉,2017年國內的發電能力將降低約5%。北京市在3月關停了最後一座火電站。

 

因關閉工廠出現失業員工的河北津西正達鋼鐵(2017年6月)

 

  20國集團(G20)峰會於7月8日閉幕。圍繞地球變暖問題,美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完全處於平行線上。首腦宣言表示會「關注」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另一方面,在巴黎協定「不能倒退」的觀點上達成了一致。主席國德國總理梅克爾表示:「我們明確了一點,就是美國的立場不代表我們的意見」。

 

  隨著美國宣佈退出協定,中國走到了前面。中國國內亟需改善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因此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也有對本國努力進行大力宣傳的目的。對於和已開發國家一樣削減排放總量,中國對承擔重大責任表現依然謹慎。

 

  即便如此,今後中國在環境領域的主導權依然很可能得到很大程度上的增強。2012年以後,中國在光伏發電和風力發電領域的投資額高居榜首。中國今後還將在純電動汽車(EV)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V)領域提高影響力。在豐厚的補貼等政策下,中國2016年的環保車銷量達到50萬輛,為全球最多。

 

  另外,中國政府還規定從2018年開始,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動車在新車生産中的佔比要達到8%以上,到2020年這一比例將提高至12%。日本調查公司富士經濟預測,隨著中國環保車市場的擴大,2035年純電動汽車的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630萬輛,擴大至2016年的13倍以上。

 


 

  放寬燃效規定

 

  「我們將深度參與中國市場」,6月22日美國特斯拉在被報道將在上海建廠後發表了這樣一條聲明。4月,該公司首席執行官(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舉行會談,被認為正式展開了談判。2016年特斯拉在中國的年銷售額為10億美元,規模僅次於美國。德國福斯、美國福特和日本本田等也計劃在當地生産。

 

特斯拉在北京的專賣店

 

  川普向議會提出了廢除支援純電動汽車開發的融資制度,還打算放寬汽油車等的燃效規定。美國汽車市場雖然在銷量上已被中國超越,但在技術方面依然處於領先地位。但川普似乎是想主動放棄技術優勢。

 

  「(《巴黎協定》)對中國和印度有利」,川普這樣解釋退出《巴黎協定》的理由。而退出的決定反而會帶來對中國有利的諷刺結果。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