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川普(4)《巴黎協定》出現混亂?
2017/01/12
讓我們設想一種情況,2017年11月,在德國波昂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3次締約方會議(COP23)上,現場一片混亂。美國拒絕向支援發展中國家的基金出資,引起各國強烈抗議。與中國並列的溫室氣體排放大國美國出爾反爾,作為2020年以後全球變暖對策國際框架的《巴黎協定》開始被動搖。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在大選期間一直主張「退出《巴黎協定》,並停止向聯合國的全球變暖項目出資」。按規定,《巴黎協定》的締約國在協定生效後4年內不得退出。因此,即使川普上台後宣佈退出,也有可能不會被國際法認可。但是,與熱衷全球變暖對策的歐巴馬政權時代相比,美國的態度將大為改變,川普的言行無疑會持續對各締約國造成影響。
![]() |
川普對全球變暖對策的消極態度從人事任命上也可見一斑。出任美國能源部長一職的是里克·佩里。佩里長年擔任擁有大量油田的德克薩斯州州長,是執政黨共和黨中的保守派,曾一度呼籲廢除美國能源部。
川普任命的美國環保局(EPA)局長是奧克拉荷馬州總檢察長史考特·普魯伊特。普魯伊特一直反對在歐巴馬政權下環保局推進的環境限制。其背後是川普的能源政策顧問、美國石油開發大亨哈羅德·哈姆等人的影響力。
在人事和政策都將發生天翻地覆變化的情況下,獲得利多的是油氣行業。川普提出要撤銷頁岩氣和頁岩油的開採限制,恢復在聯邦政府保有土地暫停的能源生産。
日本能源經濟研究所的小林良和預測,「(川普)將成為美國國內天然氣供給量擴大的利多因素,美國的液化天然氣(LNG)出口能力也將增強」。對於在資源採購上依賴進口的日本電力和燃氣公司來説,來自美國的進口量增加有助於分散採購對象,因此是個好消息。
恢復開採頁岩氣也許會給川普帶來意料之外的效果。美國的燃氣火力發電在整體電源中的佔比升高,2016年佔比或將首次超過煤炭火力發電。主要原因是隨著頁岩氣的生産成本降低等,燃氣火力發電的成本也隨之降低。川普在選舉戰中主張「奪回煤礦和鋼鐵相關行業勞動者的崗位」,保護煤炭産業。但日本經濟産業省高層表示,「即使政權更疊,煤炭行業衰退的趨勢也不會改變」。
如果從溫室氣體排放量較多的煤炭火力發電轉向排放量較少的天然氣火力發電,最終美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減少。2005年至2014年間,美國溫室氣體減排量約為5億噸,在主要國家中較為突出。川普領導下的美國國內能源開發將推動實現其自身所反對的《巴黎協定》的目標。這種具有諷刺性的發展並非無稽之談。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中野貴司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