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正式通過補貼半導體工廠的修正案

2021/12/21


       在1220日的日本參議院全體會議上,支援新建和擴建尖端半導體工廠的法律修正案以執政黨等的多數票贊成表決通過。設想向台積電(TSMC)與索尼集團共同在熊本縣建設的新工廠等提供補貼。半導體在安全保障方面的重要性增強,日本要提升國內供給能力。要想兼顧公平競爭和穩定採購,支援制度的透明運作非常重要。

 

台積電標誌

 

       最多將補貼新建和擴建工廠所需設備費用的一半。條件是持續生産、供不應求時進行增産等。關於要求生産的期限等具體標準,將在今後通過基於修正案的各省的命令等加以確定。

 

       補貼通過設在國立研究開發法人「新能源産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的基金在數年裏提供。關於基金,在1220日通過的2021年度補充預算中首先列入6170億日元。將根據需要討論增加金額。在日本國內擁有工廠的半導體記憶體企業美國美光科技和日本鎧俠控股(Kioxia Holdings)也被列為支援候選對象。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14日的眾議院預算委員會會議上表示,「數位化、去碳化和經濟安全保障等各個領域都離不開半導體。這是推動半導體製造基礎重回我國的機會。希望懷著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決心,與民間攜手推動産業發展」。

 

       設想的第一筆補貼對象是台積電新工廠,將生産左右半導體性能的電路線寬為22~28奈米的晶片。將於2024年啟動量産。

 

       半導體在汽車、家電和醫療器械等廣泛領域採用各種線寬的産品。工廠的生産線需要按線寬來建造。僅憑台積電的一座工廠,難以解決供應隱憂。

 


 

       日本半導體的國內需求6成依賴進口。日本半導體的全球份額1988年曾排在首位,而2019年降至10%。不僅如此,日本國內還缺乏最尖端的生産基地。

 

 

       重振半導體産業,用普通的辦法行不通。如果過度利用國家經費來支援特定的産業和企業,有可能扭曲競爭環境。從結果上看,政策介入反而可能提高採購成本。

 

       「技術流向海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才外流」,熟悉半導體和數位産業的專家這樣看待日本半導體衰退的原因。在重新建立産業基礎方面,必須要培育人才並防止外流。

 

       一個國家原本就很難全面擁有包括材料在內的廣泛供應和採購網。為實現穩定採購,日本還需要加強與美歐等同盟國和友好國家的關係。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