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經濟體外匯儲備急速減少
2015/01/09
![]() |
被稱為「脆弱五國(Fragile Five)」的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亞、南非、土耳其再加上俄羅斯的外匯儲備截至2014年12月底減少至1萬3649億美元。僅2014年下半年的減少額就達到928億美元。按半年計算,為雷曼危機爆發的2008年下半年(2181億美元)以來的最大降幅。
外匯儲備減少最為明顯的是俄羅斯,半年內減少了897億美元,降幅為18%;土耳其減少5%;巴西也小幅減少。
2014年下半年,隨著美國退出量化寬鬆,投資資金回歸美元的趨勢導致新興經濟體貨幣貶值。此外,原油期貨價格在半年裏由每桶100美元左右暴跌至50美元左右。尋求規避風險的投資者將資金撤出産油國俄羅斯,其影響波及了其他新興經濟體。
土耳其里拉和俄羅斯盧布對美元匯率2014年12月跌至歷史最低水準,而巴西里爾創出約9年來新低,南非蘭特創出約6年新低,印度尼西亞盾創出約16年新低,印度盧比則創出約1年新低。據世界主要金融機構參加的國際金融協會(IIF)統計顯示,海外投資者投向新興經濟體的資金12月時隔18個月轉為了凈流出。
亞洲各國和俄羅斯等過去經歷過貨幣危機的國家從歷史教訓中汲取經驗,此前一直在增加外匯儲備。俄羅斯和「脆弱五國」的外匯儲備在最近10年裏增加了近2倍,迅速耗盡的可能性很低。認為俄羅斯等國將發生貨幣危機和對外債務違約的觀點目前仍然很少,但在市場上,對産油國委內瑞拉將發生債務違約的擔憂正在浮出水面。
2015年,新興經濟體貨幣的不穩定局面仍將持續。原油價格走低仍未停止,同時很多觀點認為美國今年中期將進行加息,美元升值和新興經濟體貨幣貶值有可能加速。三井住友信託銀行的瀨良禮子指出,為了保持貨幣穩定,「有必要改變貨幣易於遭到拋售的經濟結構」,例如縮減經常項目赤字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