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勢美元」或引發沒有贏家的消耗戰

2022/06/20


       在國際金融市場,美元的強勢正日趨突出。此前在遏制通貨膨脹方面行動遲緩的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的迅速加息將吸引資金回流,美國當局也將容忍有助於遏制物價的美元升值。貨幣貶值和通膨壓力加強的其他國家將被迫跟隨加息,危險的「緊縮競賽」的陰影不時浮現。

 

       「物價走高正迫使中央銀行實行貨幣緊縮,有利於貨幣的局面正在發揮作用」,美國銀行的外匯策略分析師John Shin這樣評價當前外匯行情的特徵。

 

       美元進入2022年後獨自走強,顯示其相對於主要已開發國家貨幣的強弱的指數比2021年底提高9%。創出約20年來美元升值的最高水準。美元兌日元匯率上周升值至1美元兌135日元水準,創出24年來的高點。

 

 

       鑒於物價上漲超出預期,美聯儲615日時隔約27年將基準利率提高0.75%,顯示出加快加息的態度。美國與維持負利率政策的日歐和維持小幅加息的英國的差異被意識到,認為「美元將繼續走強」(美國銀行的John Shin)這一觀點加強。

 

       強勢美元對於把遏制通膨定為最優先課題的拜登政權和美聯儲來説構成利多。因為美國能夠低價進口物資。在美元升值的4月,不含石油的進口物價的環比漲幅縮小,5月則在約1年半以來首次出現下降。

 

 

       摩根大通預測稱,美元升值將導致美國的進口增加、出口減少,拉低經濟增長率和物價。該公司的經濟學家麥克·費羅利認為,「到今年下半年,(美元升值)對美國製造業的影響將開始顯現」。

 

       「這是貨幣緊縮政策發揮作用的證據」,美聯儲前主席、財政部部長葉倫5月在美國媒體主辦的活動上針對美元升值表示。站在期待金融環境廣泛緊縮、過剩需求減少、隨後物價出現下降的政府角度來看,現在的美元升值可以説是正中下懷。

 

       1995年出任柯林頓政權的財政部部長的羅伯特·魯賓曾呼籲稱「強勢美元符合國家利益」,逆轉了因日美貿易摩擦等原因而出現的美元貶值趨勢。目前美國的行動暗示出要回歸到追求「強勢美元」的局面,其影響將波及全世界。

 

       「正在提高新興市場國家的不確定性,導致市場波動」,巴西中央銀行15日在連續11次會議決定加息之後的聲明中,對美國加息導致的餘波表示警惕。美元升值將招致美國貿易夥伴國的貨幣貶值,給進口物價帶來上漲壓力。此外,還容易發生資金回流美國的情況。

 

       各國正彷彿對抗一般地啟動加息。在亞洲,5月以後印度、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國採取行動。歐洲中央銀行(ECB)提出了7月加息的方針,瑞士央行時隔約15年提高了基準利率,也是處於相同趨勢。

 

       川普前政權直白地對美聯儲施加貨幣寬鬆壓力,意在誘導美元貶值和促進出口,其他國家則為「貨幣寬鬆競爭」和「貨幣貶值及競爭」做好準備。而目前正在發生完全相反的趨勢。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傑佛瑞·佛蘭克爾在言論網站上呼籲稱「要應對逆向貨幣戰爭」,預見了各國推動貨幣升值的局面。

 


 

       歷史證明,美聯儲的政策轉變一直動搖世界。

 

       上次在啟動0.75%加息的199411月之後,墨西哥陷入貨幣危機。墨西哥借助簽署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等爭取到押注其增長的投資資金,但政局動盪和美國加息疊加,導致資金加速外流。墨西哥的外匯儲備銳減,轉向浮動匯率制的貨幣披索出現暴跌。

 

       2013年5月,以當時的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突然暗示縮減量化寬鬆規模為契機,發生了新興市場國家貨幣暴跌的「Taper Tantrum(縮減恐慌)」。印度盧比和印尼盾的對美元匯率在數個月裏貶值逾2成。

 

       此次也出現異變的跡象。國際金融協會(IIF)的統計顯示,在美國啟動加息的3月以後,新興市場國家的證券市場連續3個月流出總計200億美元規模的資金。美國彼德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所長亞當·博森指出,如果美元繼續升值,「以美元借款的國家和支付能源及食品(進口)貨款的國家將面臨嚴峻局面」。認為「在金融脆弱性方面最令人擔憂的是新興市場國家債務」。

 

資料圖(reuters)

 

       6月17日,在討論美元的國際作用的會議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美元在全球被廣泛使用,這有可能帶來金融穩定的課題」,舉出了危機時美元供應框架等安全網的存在。鮑威爾解釋稱將在金融系統層面做好準備,但實際上並沒有靈丹妙藥能緩解貨幣政策帶來的美元升值對他國的負面影響。

 

       正在從新冠疫情中復甦的世界經濟並未穩固到足以承受緊縮競賽,拙劣而迅速的加息會加劇經濟減速。「強勢美元」有可能引發沒有贏家的消耗戰。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齊藤雄太 紐約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