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個人資産增加,投資拉動
2023/12/26
日本人對股票等的投資正在推高金融資産。截至9月底的1年內,投資相關資産佔到資産增加總額的8成。在日美股市上漲及日元貶值推動下,日本人的個人總資産增加,金融資産總額達到2121萬億日元,創出新高。新的小額投資免稅制度(NISA)從2024年年初開始執行。日本人的資金「從儲蓄流向投資」的趨勢有可能加速。
這是根據日本銀行(央行)的資金迴圈統計估算的結果。將股票、投資信託、債券、對外證券投資餘額作為投資資産。截至9月底的投資資産達到歷史最高的427萬億日元,比1年前增加了24%(82萬億日元)。這期間,日本人的金融資産增加了100萬億日元,投資資産的增加佔到其中的82%。
![]() |
過去10年,日本人的投資資産增加了160萬億日元,最近1年的增加額就佔到其中一多半。投資資産在總資産中的佔比為20.2%,創出2007年9月以來的新高。日本人從投資中的獲益迅速擴大。
背景之一是日美股市上漲。
日經平均股價2023年上漲了27%,刷新泡沫經濟崩潰後的新高。美國S&P500股價指數到上週末也上漲了24%,即將創新高。
再加上日元貶值,日本人的海外投資的獲益擴大。
![]() |
據運營倫敦證券交易所的LSEG介紹,將S&P500換算成日元的指數領先於美元指數,刷新本月最高值。換算成日元的S&P500今年的漲幅為35%,遠遠超過美元指數(24%)。日元貶值還會通過出口企業的業績改善等,推高日本股價。
主要原因是日本個人投資者的意識已發生改變。
由於2008年9月的雷曼危機,日經平均指數持續低迷。2009年3月,創出了泡沫經濟期以來的最低點7054日元。很多人因股票投資而遭受損失。
但在2012年下半年開始全面實施「安倍經濟學」之後,日本股市轉為上漲趨勢。日生基礎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上野剛志表示,「現在30多歲以下的人很少反感股票投資」。一位居住在東京都的20多歲男性公司職員稱,自己對日本國內股票和海外股票的投資各佔一半。
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的首席經濟學家星野卓也對個人資金的流向進行了分析,發現2023年7~9月(4季度移動平均)存款流入額為3.3萬億日元,比4~6月減少4400億日元。而投資信託流入額增加2500億日元。他指出,「資金由儲蓄流向投資的趨勢正在慢慢形成」。
![]() |
截至9月底日本人的個人金融資産總額達到2121萬億日元,創新高 |
但是日本人對投資更加慎重的態度也浮出水面。
SMBC日興證券的數據顯示,從現金和存款在金融資産中所佔的比例來看,美國為12.5%,歐元區為35.5%,日本為52.5%。與歐美相比,日本人的資産構成偏重於現金和存款。可能也有很多人沒有品嚐到股市上漲的果實。
在物價下降的通貨緊縮時代,現金和存款的實際價值會升高,因此信奉「現金和存款為王」合乎常理。但目前日本的通貨膨脹率一直徘徊在超過2%的水準,而存款利率幾乎為零。隨著時間的流逝,現金和存款的實際價值會不斷下降。從這個意義上來説,現在可謂是容易轉向投資的時期。
日本政府提出了「資産運用立國」的口號,將從2024年開始實施增加額度的新NISA。關於此前偏重於存款的個人,SMBC日興的金融財政分析師末澤豪謙認為,「擴大股票和投資信託等持有比例的空間很大」。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