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儲蓄率連續2年超34%,消費僅增0.7%
2022/02/10
因新冠疫情而萎縮的日本的個人消費並沒有順利恢復。日本總務省2月8日公佈的2021年家庭收支調查顯示,日本兩人以上家庭的消費支出僅實際增長0.7%。一方面,勞動者家庭的平均儲蓄率為34.2%,連續兩年保持在35%左右的高位。與強勁的消費拉動經濟的美國不同,在因疫情而抑制的需求轉為恢復的「報復性消費」方面,日本也缺乏勢頭,目前還很難看到走向增長軌道的趨勢。
![]() |
日本的消費支出方面,2020年受疫情影響而下降,2021年為兩年來首次實現同比小幅增長。但恢復十分有限,比2019年實際減少4.6%,並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
在日本,由於人們不願意花錢,儲蓄率也一直處於高水準。2020年,代表儲蓄增加額佔收入百分比的平均儲蓄率由2019年的31.4%大幅上升到了35.2%。當年日本政府發放10萬日元的特別定額補貼和減少消費成為儲蓄率升高的原因,但2021年並沒有同樣的補貼,儲蓄率也達到了34.2%。
從家庭收支調查的日本的消費支出實際增減率來看,與疫情前相比,餐食費減少27.0%,飲酒費減少76.7%,自費旅遊費用減少82.3%。外出用餐等費用仍低於上年。
![]() |
日本的報復性消費比海外弱 |
日本食品服務協會的數據顯示,2021年餐飲行業的銷售額(按所有店舖計算)比2020年減少1%,市場連續2年縮小。比疫情前的2019年減少17%,仍未擺脫虧損狀況。
日本的旅遊行業也因發佈緊急事態宣言等而導致需求低迷。據旅行社日本旅行介紹,截至2021年1~9月,日本國內遊的預約人數一直處於同比下降3成左右的水準。雖然10月以後有所恢復,但目前卻面臨變異毒株「奧密克戎」疫情擴大的問題。
日本旅行的相關負責人指出「目前處於緊急煞車的狀態。如果‘防止蔓延等重點措施’延長,可能會對早春的旅行預約産生影響,未來的前景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 |
日本的消費勢頭明顯比歐美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2021年12月的預測顯示,2021年實際個人消費增長率美國為8.0%,法國為4.8%,英國為3.7%,而日本只有1.3%,僅比德國(增長0.8%)略高。
美國等受新冠疫情影響的消費正以「報復性」的方式重啟,而日本沒有出現這種傾向。
據日本內閣府「日本經濟2021-2022」(迷你白皮書)的數據顯示,與疫情前的趨勢相比,日本的家庭儲蓄過剩有大約40萬億日元。過去有可能用於消費的資金沒有被使用。
![]() |
這背後有多個原因。一是經濟活動長期受限。2021年受到緊急事態宣言等某種行為限制的天數在東京都佔到1年的近7成。日本還受到疫苗接種比歐美晚、經濟重啟時間晚的影響。
日本也面臨床位緊缺等醫療體制脆弱的問題,疫苗普及後仍未解除限制出行模式。
日本內閣府的迷你白皮書顯示,日本已接種完兩劑疫苗的人超過4成,但存在隨著感染人數增加而有更多人自主控制出行的傾向。美國等國接種兩劑新冠疫苗後,即使感染人數增加,也幾乎沒有控制外出的傾向。
現在,日本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新冠疫情防控措施跟德爾塔蔓延期明顯不同。專家指出,重症率低、傳染性強的奧密克戎是與傳統德爾塔等「不同的傳染病」。
如果不根據其特點採取對策,與以往一樣長期實施出行限制,個人消費有可能持續低迷。從事新冠疫情與經濟分析的東京大學準教授仲田泰祐針對日本的情況指出「控制感染伴隨著經濟和社會的巨大犧牲」。
隨著奧密克戎傳播,感染者有可能猛增,也有可能出現醫療供應體制緊張的局面,需要在這些方面採取應對措施。另一方面,消費低迷及居高不下的儲蓄動向反映出,在疫情影響持續的背景下如何維持經濟和社會活動將更受考驗。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松尾洋平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