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通膨放緩,「軟著陸」要實現了?
2023/07/20
市場上越來越多觀點認為,美國的高通膨已出現轉捩點,正在推動股價走高。除了商品價格的漲勢觸頂,主因是工資增長的服務價格上漲也正在緩解。出於對美國停止加息的預期,避免經濟衰退的軟著陸可能性增加。
![]() |
在7月19日上午的美國股市上,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連續8天上漲,徘徊在1年零3個月以來的高點附近。支撐投資者心理的是通貨膨脹緩解。雖然當天公佈的經濟數據沒有達到預期,但「有利於緩解通膨」的樂觀情緒佔據了上風。
7月12日公佈的美國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同比上漲3.0%,時隔2年零2個月跌破4%。美國摩根士丹利的首席全球經濟學家塞斯·卡朋特(Seth Carpenter)強調,「這可能成為通膨相關辯論的轉捩點」。
商品的價格飆升已明顯趨於平息。在新冠疫情下,全球供應鏈中斷,美國出現了嚴重的物資匱乏。另一方面,由於消費需求從服務轉向商品,各國政府的鉅額財政刺激明顯刺激了消費慾望。
目前,供應鏈的正常化消除了供應制約,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正在迅速加息,再加上中國等地區出現經濟停滯,美國的需求方面也趨於穩定。
從服務價格來看,一直居高不下的房租終於見頂。民間的先行指標明顯走弱,但CPI統計上的加息效果顯現較晚。
作為剩下焦點的「房租以外服務」的漲幅也在逐漸縮小。此前由於勞動力市場緊張,工資面臨上漲壓力,不斷推高價格,但工資指標也開始出現放緩跡象。
7月17日,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對彭博電視臺表示,「工資增長正在放緩,通貨膨脹正在趨於穩定」。她認為,當前正處在「可喜的軌道」上,就業形勢迅速惡化的情況將得以避免。
在市場上,軟著陸的預期也在增強。美國高盛已將一年後的經濟衰退概率從25%下調至20%。
![]() |
美國股市上的樂觀情緒正在蔓延(紐約證券交易所) |
但是,勞動力短缺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美聯儲前主席伯南克等人在最近的論文中分析稱,「如果勞動力市場持續緊張,將使3年後的通貨膨脹率提高約1個百分點」。美聯儲將在年內尋找停止加息的機會,但實際的物價上漲率回到2%左右的目標似乎還需要較長時間。
如果經濟和物價的樂觀論支配市場,以及股價上漲帶來的財富效應等,結果可能會産生延長通膨壓力的副作用,這一點令人擔憂。美聯儲能宣佈戰勝通膨的日子還很遙遠。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大塚節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