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上市公司利潤有望連續3年創新高
2023/08/17
預計日本上市企業2023財年(截至2024年3月)的凈利潤將比上財年增加6%,連續3年創出利潤新高。非製造業的復甦十分明顯,通貨膨脹帶來了價格上漲和經濟復甦,零售和服務等內需型企業紛紛上調業績。在製造業方面,由於日元貶值等原因,汽車相關行業火熱,但由於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和智慧手機需求減速,也出現了兩極分化。
![]() |
不包括財年起止時間不同和母子公司均上市的子公司等,日本經濟新聞統計了1103家東證主要(prime)市場的上市公司,沒有公司預期的情況則使用市場預期平均值。上調預期的企業有84家(佔整體的8%),下調為29家(同比3%),修正金額相抵之後為增加3362億日元。與6月底相比,利潤增長率上升1個百分點,高於上財年的1%。
預期明顯提高的是受益於疫情後經濟復甦的內需行業。
三越伊勢丹控股受到奢侈品銷量恢復的推動,凈利潤上調20億日元。在服務行業方面,航空和鐵路也在恢復。
由於訪日遊客需求,酒店入住率提高,人員流動變得活躍,京王電鐵的凈利潤將恢復至疫情前的約9成水準。
金融行業目前的復甦也很明顯。3家超大型銀行4~6月的合併凈利潤為1.0515萬億日元,約為去年同期的2倍。由於歐美中央銀行推進加息,以面向海外的貸款為中心,貸款利差擴大。
![]() |
從瑞穗銀行的收益率差來看,面向海外為1.46%,與去年同期的1.19%相比有所擴大。7月日本銀行的貨幣政策變化也可能推動業績上升。
很多企業因原材料價格走高暫歇而受益。中部電力將本財年的凈利潤預期上調至2600億日元,為上財年的6.8倍。除了燃料價格呈下降趨勢之外,4月面向企業的電價上漲也推高了利潤。「電力」行業整體的最終損益將從上半年的虧損約4000億日元迅速恢復至本財年的盈利約1.2萬億日元。
製造業出現兩極分化。在日元貶值和半導體供應改善的推動下,日産汽車和電裝等11家汽車與零部件企業上調業績。精工愛普生將2023年7~9月以後的預期匯率相比以往調整為貶值8日元,預計凈利潤將增加60億日元。
![]() |
三越伊勢丹的銷售額創下了超越泡沫期的紀錄 |
另一方面,面向經濟可能惡化的中國市場表現不佳的企業陷入苦戰。中國市場銷售額佔5成的TDK將此前的最終利潤增長預期下調為利潤下降。
由於企業面向數據中心的投資低迷,機械硬碟(HDD)零部件的銷量減少,此外,大中華區的智慧手機需求減速也將産生影響。
發那科的社長山口賢治指出,「在中國,設備投資的觀望情緒仍在持續,恢復需要時間」。
4~6月業績與全年凈利潤預期的比率為31%,高於過去5年的27%(簡單平均)。
目前日元匯率已跌至1美元兌145日元,很有可能成為汽車等製造業進一步上調業績的推動因素。另一方面也有SMBC日興證券的安田光等觀點指出,「要想持續保持良好業績,中國的經濟復甦變得非常重要」。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