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在亞洲展開港灣權益競爭
2017/06/09
中日兩國圍繞亞洲海洋權益展開的競爭開始激烈。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計劃向海運要衝柬埔寨的港灣公司投資,此外在斯里蘭卡,三井物産計劃與印度的財閥集團合作承接港口的建設和運營訂單。中國加強了通過「一帶一路」構想參與各國主要港口運營的姿態,日本為了確保能源的穩定運輸路線也開始採取了行動。
日本國際協力機構計劃出資的是運營柬埔寨南部國際港口的西哈努克港灣公司。該公司6月8日在柬埔寨證券交易所上市並出售25%的股權,日本國際協力機構計劃收購其中約50%。
該港口是臨海國家柬埔寨唯一的國際港口。2011~2015年的貨櫃吞吐量年均增長13%。中國企業也在水面下對收購該公司的股權顯示出了興趣,已成為事實上的中日爭奪戰。
![]() |
三井物産計劃與印度塔塔集團共同承接斯里蘭卡西南部可倫坡港的擴建工程和運營的綜合訂單。日印聯盟拿下訂單後,預計日本國際合作銀行(JBIC)和海外交通與都市開發事業支援機構將實施投融資。
可倫坡港位於亞洲和歐洲的中間地帶,距離經印度也比較近,有望成為重要的物流基地。日本政府也認為斯里蘭卡是印度洋的交通要衝,今年4月為該國提高海洋警備力提供了支援,此外還確定了為該國提供總額約450億日元貸款的方針。
在緬甸,最早於2018年竣工的緬甸迪拉瓦港的運營企業好像也正在以日本為中心進行篩選。
在二戰後的不少亞洲國家,日本通過日元貸款或亞洲開發銀行對基礎設施建設展開合作。比如,日元貸款餘額截至2016年3月底最多的是印度尼西亞,達到1.7萬億日元,越南也達到1.4萬億日元,在外交和經濟方面,日本有很大的厲害關係。
現在在亞洲展開積極活動的是中國,力爭通過「一帶一路」提高對從南海經由印度洋前往歐洲的海路的影響力,但這條海路與日本從中東進口原油和天然氣以及向歐洲運輸貨櫃的路線重合,因此日本比較擔心。
日本一名政府相關人士表示,即使是平時專門作為物流基地利用的港口,如果中國對運營行使影響力,也「存在被用於軍事目的的風險」。2014年秋,中國的潛水艇就停靠到了中國企業在斯里蘭卡運營的港口,在周邊國家産生了衝擊。
與中國存在領土爭端的印度擔憂中國將港口用於軍事目的。此次印度與日本兩國聯手力爭獲得可倫坡港的權益,也可以説有相當一部分原因是印度警惕中國的體現。
有危機感的安倍政權提出了加強亞洲與印度洋沿岸國家聯繫的「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戰略」,以柬埔寨等為首,今後也打算積極利用政府開發援助(ODA)等,增強與關聯國家之間的關係。
日本的政府開發援助(ODA)此前前將外國軍隊參與的項目定為援助對象外,但2015年確定了即使是軍方參與的項目,只要符合災害救助等目的,就可以個別提供援助。這也是日本強烈意識到中國的動作。而在歐洲、非洲等日本至今很少顧及的地區,中國有很大的進入空間,日本與中國的競爭似乎將是沒完沒了的展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