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改善關係從經濟走向安保
2015/06/26
「有利於避免因誤判引發的海空意外事件,增進兩國防務安全互信」,中國國防部發言人楊宇軍在6月25日的記者會上,如此強調自衛隊與中國軍隊之間構築「海空聯絡機制」的意義。
![]() |
一名日本外交相關人士也表示:「海空聯絡機制的啟動是中日關係好轉的象徵之一」。軍方在中國的影響力大,也有可能在更廣泛領域改善關係,進行合作。
不過中日在此次的基本共識中,聯絡機制的對象僅限於公海,並不適用於領海和領空。中國軍隊艦船以及自衛隊艦船進入中日雙方均主張擁有領土所有權的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領海的情況不包括在內。只能説此次的海空聯絡機制只是軍事層面危機管理的一部分。
在日韓邦交正常化基本條約簽署50週年的6月22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南韓總統朴槿惠顯示出努力改善關係的姿態。繼在日韓關係方面採取具體行動之後,又推進中日關係進一步改善,安倍晉三希望在外交層面顯示出成果。
預計谷內訪華將與國務委員楊潔篪舉行會談,中日雙方正在就此展開調整。此舉有為與習近平主席舉行會談構築環境的目的。
但是,歷史問題仍是兩國之間的火種。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在6月25日的記者會上就安倍晉三的戰後70週年談話表示,沒必要事先對中韓兩國進行説明。關於談話的內容,菅義偉表示「首相將在聽取有識者意見的基礎上做出恰當的判斷」。
關係到中日實際利益的懸案仍沒有進展的跡象。
2012年11月宣佈啟動談判的中日韓自貿協定(FTA)還沒有決定自由化的比率。中日兩國部長級官員參加的「高層經濟對話」尚未提上日程。此外中日的艦艇相互訪問等防衛交流也在事實上中斷。歷史問題的走向仍然左右著中日關係的基調。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