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丹東中朝貿易第一線
2016/09/21
與丹東隔江相望的朝鮮新義州,在一到夜晚就籠罩在黑暗之中的街頭,7月9日出現了紅光和綠光。那是朝鮮和丹東的旅遊企業合資開發的2層旅遊設施。裏面有能夠一邊聽朝鮮女性唱歌一邊享受美食的餐廳、經銷高麗參等的特産店,由朝鮮負責運營。
![]() |
「中朝友誼橋」及朝鮮方面的旅遊設施(9月 遼寧丹東) |
核子試驗未産生影響
中國人無需簽證即可進入朝鮮。參加當日往返的旅遊團,在1天裏除了旅遊設施之外,還有遊覽遊樂場和站前廣場等旅遊景點。旅遊團的費用為790元。該設施開業之初每天曾有1千名遊客前往朝鮮,處於人滿為患狀態,但隨後以妨礙貿易卡車通行為由,限制為每天400人。
「9日的朝鮮核子試驗後沒有影響。那是充滿謎團的國家,想去的人很多」,當地的旅遊公司管理人員對並未減少的遊客感到滿意。
![]() |
丹東對岸朝鮮新義州負責警備的朝鮮士兵(9月遼寧丹東) |
在距離丹東市區中心15公里的新區的免稅市場「國門灣中朝邊民互市貿易區」,朝鮮人竭盡全力向中國人推銷松蘑和高麗參等。在市場內,合法入境的朝鮮人和中國人的店舖合計達到100家左右。
市場建立的目的是交易各自的商品,由中國承擔全部10億元費用,6月底開設。該市場目前雖然仍處於試運營階段,顧客有限,但經銷住宅材料的中國店主表示,「最近朝鮮人開始來這裡買東西」。據稱朝鮮人會購買在朝鮮難以買到的生活用品和家電等。
朝鮮的旅遊設施和中國的免稅市場均建成于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對朝鮮制裁決議的3月以後。不少觀點認為這些並非制裁的對象,這種「民間經濟交流」支撐著朝鮮經濟。
煤炭進口也有可能性
作為制裁對象的朝鮮産煤炭的進口如果屬於「民生目的」,也具有可能性。制裁決議通過之後不斷採取限制交易的行動,但中朝貿易相關人士透露,「現在和制裁前沒有改變,仍在銷售朝鮮煤炭」。一名中朝貿易相關人士表示,很多都通過船舶運輸,但「有時不經過海關,而是夜間在海上轉移至中國的船上」。丹東郊外的漁村停泊著數十艘據稱用於「走私」的漁船。
![]() |
被認為用於從朝鮮「走私」的漁船 |
中國對丹東等邊境地帶的經濟感到擔憂。與朝鮮接壤的遼寧省和吉林省因作為主業的重工業表現低迷,今年1~6月GDP增長率低於全國平均水準。此外,新産業仍未發展壯大,擴大與朝鮮的貿易是為數不多的提振經濟的措施。
此外還存在另一個風險,即如果進一步的制裁強化導致朝鮮體制崩潰,難民將湧向邊境地帶。分隔兩國的鴨綠江有些地點寬度不到1米,阻止難民流入並非易事。邊境地帶的混亂將導致中國社會不安定。中國對聯合國安理會的新制裁本身顯示出積極態度,但對採取美國等要求的強硬措施則仍然慎重。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原島大介 丹東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