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安全理事會8月26日發表了媒體聲明,強烈譴責朝鮮潛艇發射彈道導彈(SLBM)等。在8月3日朝鮮發射彈道導彈時,因中國顯示出難色,未能發佈譴責聲明。但有分析認為,中國因二十國集團(G20)首腦會議即將在杭州舉行,為了彰顯與國際社會合作的姿態而軟化了態度。
譴責聲明沒有類似決議的法律約束力,但具有彰顯國際社會團結態度的效果。朝鮮主張最近的導彈發射是「防範美國侵略威脅的自衛措施」,也有可能對聯合國安理會的聲明做出反擊。
 |
認真觀看報道朝鮮導彈發射的電視新聞的南韓人(25日首爾、AP) |
聲明以中國時間24日淩晨的潛地導彈、7月的潛地導彈、8月3日的彈道導彈等總計4次導彈發射為對象,譴責稱「嚴重違反安理會決議」。
朝鮮24日在東部咸鏡南道新浦附近的日本海發射了1枚潛地導彈。導彈飛行約500公里,落在日本防空識別區內的海上。
聲明強調:「朝鮮無視安理會多次發出譴責聲明,執意發射彈道導彈,對此表示嚴重關切」。聲明指出,朝鮮的導彈發射有助於核武器運載技術的開發,有可能加劇地區的緊張。儘管朝鮮居民在經濟方面處於貧困狀態,但朝鮮依然將資源用於導彈開發,聲明對這一點也表示「遺憾」。
發佈面向新聞機構的聲明,需要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全部15個國家達成共識。安理會曾力爭對7~8月朝鮮一系列導彈發射發佈譴責聲明,但因中國的反對而一直被放棄。
中國主張應重視與朝鮮的對話,但實際上有觀點認為,中國表示反對是為了反擊美韓決定在南韓部署終端高空區域防禦系統(簡稱薩德、THAAD)。
中國之所以改變態度,支援此次的聲明,是因為9月4~5日即將在杭州召開G20首腦會議。中國將國家主席習近平擔任大會主席的G20的成功定位為下半年最重要的外交課題。為了會議順利舉行,需要獲得與會各國的協助,因此似乎在朝鮮問題上顯示出合作姿態。
北京的外交相關人士表示,「中國正積極打造G20的成果」。有分析認為,中國的另一個意圖是,強調在解決國際社會課題方面不可缺少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中國的合作這一點。
聲明寫入「為緩解朝鮮半島和周邊緊張而採取行動至關重要」,這也被視為中國態度軟化的因素。不過,這個措辭沒有主語,有可能成為中國批評薩德部署的材料。
正在肯亞訪問的日本外相岸田文雄27日與美國國務卿克里舉行了電話磋商。兩人對譴責朝鮮的安理會媒體聲明的發表表示了歡迎。一致認為應進一步加強日美同盟,推進日美韓3國安保合作。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平野麻理子 紐約報道、永井央紀 北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