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再看好翁山蘇姬?

2017/04/12


  在緬甸全國民主聯盟(NLD)的執政下,政府與少數民族不斷爆發衝突。中國正試圖抓住機會加強在緬甸的影響力。中國正在迅速接近撣族與若開族等少數民族,以拉攏親華勢力,擴大在吳登盛前政府時代陷入停滯的對緬甸投資。此外,中國對緬甸外交政策的轉變還顯示出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政權基礎的薄弱。

 

  豪華的北京之行

 

  3月6日,在緬甸東北部的撣邦果敢地區,發生了中國裔少數民族武裝勢力果敢民族民主同盟軍(MNDAA,通稱:果敢軍)襲擊治安當局設施和民房的事件。從1990年代開始,果敢軍就實際控制了與中國接壤的果敢部分地區。在這些地區,果敢軍與緬甸政府軍衝突不斷。此次衝突導致少數民族武裝和政府軍共計約50人死亡。這是2016年3月緬甸全國民主聯盟政權上台以來爆發的最大規模衝突,超過2萬名緬甸居民逃往中國雲南省避難。部分炮彈落入中國境內,造成中國百姓受傷。

 

翁山蘇姬與少數民族的和平談判陷入停滯(緬甸首都奈比多,2016年8月)

 

  此次事件可以稱得上是國際問題,然而中國政府的反應卻十分平淡。3月9日,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耿爽在例行記者會上以回答記者提問的形式表示,「呼籲衝突各方保持克制,立即停火,防止衝突升級」。既沒有對點燃衝突導火線的武裝勢力提出批評,也沒有要求緬甸政府賠償損失。中國十分注重本國的領土權益,對此類問題十分敏感,但這次的反應實屬罕見。

 

  乍一看來,中國的反應令人費解。但2016年12月發生的一件事似乎可以讓人看出中國的真實意圖。中國共産黨邀請若開族、撣族和德昂族等緬甸的5個少數民族約20名民族政黨高層訪問北京,就邊境地帶的開發等問題交換了意見。緬甸除了佔總人口60%的緬族外,還有超過130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與中央政府之間的內戰持續了半個世紀。中國一直有與靠近中緬邊境的北部少數民族接觸的機會,不過一併邀請西部的若開族訪問北京實屬罕見。

 

  「中方為我們準備了赴北京的機票和五星酒店的住宿費,在北京的9天時間裏用最高檔的中華料理款待我們,禮遇有加」,代表團成員、若開民族黨(ANP)一名高層表示。

 

  中方接待人員面帶笑容地迎接緬甸少數民族代表,向他們介紹了中國援助的緬甸國內道路基礎設施建設的現狀等。圍繞少數民族要求的教育等領域援助,中方人員承諾將向上級領導轉達。有中方人員甚至直接問少數民族代表,翁山蘇姬能否治理好緬甸?若其遭遇不測緬甸將變成什麼樣?

 

支援者們在民盟總部門前購買支援翁山蘇姬的周邊商品(2015年11月10日,緬甸仰光,KYODO)

 

  另一位參加者表示,「我感覺中國強化與少數民族的關係,是在為‘後翁山蘇姬’時代做準備。對於最近在撣邦發生的衝突,中方之所以反應平淡,是不想刺激少數民族」。

 

  中緬兩國邊境線綿長、交流關係歷史悠久。但近年兩國關係最親密的時期還是2000年代後半段。中國向苦於歐美經濟制裁的緬甸軍政府伸出援手,中國資本在緬甸國內的大型投資接連不斷。另一方面,這些投資中有很多在收益分配等方面明顯對中國有利,緬甸民眾對於「中國支配緬甸經濟」的不滿也日益升溫。

 


 

  2011年緬甸民選政府上台後,事態發生了變化。當時的吳登盛政府重視改善與國際社會的關係,同時顧及民眾感情,想努力擺脫經濟上對中國的依賴。吳登盛政府凍結了中國企業建設的大型水壩等項目。對於上述舉動,中國在表面上保持了平靜,但是私下卻開始採取行動以打開局面。

 

  懷疑翁山蘇姬的力量?

 

  中國的主要手段是拉攏當時的緬甸在野黨黨魁翁山蘇姬。翁山蘇姬被解除軟禁在家的狀態後,2012年開始參與國政。中國通過各種渠道,再三遊説其訪華。因為中國認為在緬甸呼聲很高的全國民主聯盟將贏得2015年大選,新政府將由翁山蘇姬主導。

 

  由於中國在人權問題上遭到國際批評,翁山蘇姬最初並未對訪問中國展現積極態度,但無法抵抗中國的頻頻示好,在2015年6月實現了首次訪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政府總理李克強分別與其舉行會談,受到了破格待遇。在2015年11月的選舉中,正如中國的預料,全國民主聯盟贏得了勝利。2016年3月,翁山蘇姬主導的政府上台。同年4月,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飛往緬甸,在主要國家外長中最先與翁山蘇姬舉行了會談。同年8月,翁山蘇姬再次訪問北京,並受到隆重接待。

 

  如今,以建立與翁山蘇姬個人關係為主的中國對緬外交政策正在發生明顯變化。自2016年秋季全國民主聯盟政權上台半年後,中國駐緬大使館的高官開始攜帶禮物造訪緬甸最大少數民族政黨、撣民族民主聯盟(SNLD)的仰光總部。「中方問我們,他們能為撣邦做點什麼?中國總希望站在勝利者一邊。他們的變心或許是因為全國民主聯盟難以控制緬甸國內局面」,撣民族民主聯盟的某位幹部分析稱。

 

  實際上,在翁山蘇姬的領導下,緬甸國內局勢正在趨於不穩。在吳登盛前政府時代,20個主要勢力中有8個同意停戰。但在全國民主聯盟掌握政權之後,沒有新勢力響應停戰。雖然翁山蘇姬將簽署停戰協定視為內政的最優先事項,但政府軍和少數民族的談判並不順利,撣邦等地衝突頻發。原定於2017年2月的全境停戰至今仍看不到希望。中國很可能是認為翁山蘇姬作為合作夥伴缺乏力量,試圖接近其他少數民族。

 

  少數民族也在打「中國牌」

 

  中國今後要在緬甸做什麼?觀察2016年12月受到中國邀請的少數民族幹部面孔,就能推測到其意圖。若開和撣等5個民族的大本營位於連接緬甸印度洋沿岸和中國內陸地區的直線上,那裏有緬甸軍政府時代開始建設的通往中國的石油天然氣管線。目前,該管線運輸的原油相當於中國總進口量的10%,在中國能源安全保障方面佔據重要作用。有外交相關人士分析稱,「中國希望在這條管線的沿線建設港口、發電站和煉油廠等設施,重啟吳登盛政府時代陷入停滯的對緬投資」。

 

中國企業正在主導推進若開邦原油儲備基地和管線等能源投資(緬甸皎漂,2016年1月)

 

  此外,中國將加快推進「一帶一路」構想,構築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新經濟圈。從中國的角度來看,相當於通往印度洋出口的緬甸正是這一構想的基點之一。如今,緬甸是能源進口通道,但今後中國或許希望將緬甸變為通往印度洋的出口基地。

 

  無論如何,中國接近少數民族對於翁山蘇姬都構成巨大威脅。如果中國在少數民族佔多數的地區加強影響力,在軍政府時代的中國對緬經濟控制有可能再次出現。此外,要求獲得更多權利的少數民族可能將與華關係作為籌碼,與執政黨進行談判。對翁山蘇姬來説將成為巨大的考驗。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松井基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